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接受印度《力量》杂志书面访谈
2022-08-05 18:56

2022年8月3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接受印度《力量》杂志书面访谈,就中国国防政策、全球安全倡议、中印关系、美国“印太战略”、台湾问题等阐述立场看法。采访实录如下:

问:中国是印度最大的邻国,中国军事现代化正在快速推进,印度对中国有着很强的安全关切。最近我出了一本书《最后的战争》,核心观点就是中国军队很强大。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军队建设和中国国防政策?

答: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中国军队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95年来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一路披荆斩棘,付出巨大牺牲,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近年来,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中国军队进行了一场力度、深度、广度空前的整体性变革,实现了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正朝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奋力前行。

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中国道路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外交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从未侵略别国,从来不搞代理人战争,从不参加军事集团对抗。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界乱局交相叠织,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热点问题的斡旋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国防力量发展始终是世界和平力量增长的积极因素。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也希望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损。作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的强大战略支撑,中国军队有决心有能力战胜一切威胁挑战。

感谢你告诉我新书出版,有时间我将读一读。

问:习近平主席今年4月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其中提及“安全不可分割”原则,请问其具体内涵是什么?中国宣称全球安全倡议是一种新的安全观,请问其有何根本不同?

答:习近平主席在今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明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为弥补人类和平赤字、应对国际安全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中国继全球发展倡议之后提供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

全球安全倡议与二元对立的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的陈旧理念有根本不同,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坚持维护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反对用自定自立的规则取代公认公平的国际规则;二是坚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以普遍安全、共同安全为指引,反对牺牲别国安全来追求自身安全,反对只享受安全权利而不履行安全义务;三是坚持以共赢思维和团结精神维护国际和平,反对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反对搞排他性的“小圈子”“小集团”;四是坚持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反对单边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反对肆意实施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五是坚持安全与发展不可分割,避免发展赤字转变为安全赤字,坚决反对脱钩、断供,反对将全球化工具化武器化。

总之,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主张世界各国应当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问:同印度一样,中国也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出兵国和主要出资国,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对联合国维和作出了哪些贡献?另外西方社会有些声音指责中国借参加维和行动来扩张兵力,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答: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已有32年历史。作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派兵国,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中国军队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4万余人次执行维和任务,共有16名中国军人为维和事业献出宝贵生命。中国维和部队还积极促进当事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维和任务区累计新建和修复道路1.3万余千米,接诊病人17万余人次。

习近平主席2015年出席联合国维和峰会时宣布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6项承诺,目前已组建完成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同时,中国维和部队构成从单一军种为主向多军兵种拓展,任务类型从支援保障向综合多能转型,行动目标从制止武装冲突向建设持久和平延伸。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我们积极履行大国责任的具体体现,相关行动均经联合国安理会核准部署并决定授权任务,所谓“扩张兵力”之说丝毫站不住脚。实际上,中国军队维和能力的提升是为了更好地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为冲突地区实现和平发展带去更多信心希望,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更强战略支撑。

问:您如何评价当前中印双边关系状态?两国应如何改善发展双边关系?

答:今年以来,中印双方保持沟通交流,有效管控分歧,在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下协调合作,双边关系总体呈现恢复势头。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中印关系,对发展双边关系持积极态度。即使在两国关系面临困难的时候,中方立场也从未动摇,一直致力于推动双边回归健康稳定轨道。

中印是毗邻的亚洲文明古国,也是发展中大国和新兴经济体。我们面临的发展任务之艰巨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比如,我们要解决总共28亿人的吃饭问题,这就关系到全世界近三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我们每年要创造几千万个新增就业岗位,这个数字相当于不少中等国家的总人口。中印首要任务就是办好自己的事。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中印需要共同努力,维护国际秩序稳定、促进地区和平安宁、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这些问题不是靠单打独斗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通过国家间合作来共同应对。因此,中印应当是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合作共赢是两国的最好选择。

展望未来,我们应当坚持两国领导人共识,坚持对话沟通,增进政治互信。双方要聚焦合作,做大双边关系积极面。中印之间确有分歧,但这不是两国关系的全部,应该求同存异,妥善管控。中印都是大国。就像大象不会因为石块阻挡止步不前,我们应勇于跨越障碍,继续前行。我相信,只要中印双方深刻理解双边关系的重要性,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就能逐步探索出一条相邻大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之道。

问:近日,中印举行了第十六轮军长级会谈,请问此次会谈取得了什么成果?2020年边境冲突发生距今已有两年多,请问当前边境形势处于什么状态,如何让边境紧张局势逐步降温?

答:7月17日,中印举行第16轮军长级会谈并发表联合新闻稿。双方在上一轮会谈基础上,以建设性和前瞻性方式继续探讨推动解决中印边界西段实控线地区有关问题。双方以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为指引,坦诚深入地就尽早解决剩余问题交换意见。双方同意维护中印边界西段安全稳定,继续密切保持外交和军事渠道沟通对话,尽早就解决剩余问题达成双方都可接受的方案。

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中方一直主张通过协商谈判,寻求公平合理以及双方都能接受的边界问题解决方案。在边界问题最终解决之前,双方应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2020年中印边境事件发生以来,中印双方举行了16轮军长级会谈和10次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会议,已在边境西段多地实现脱离接触。当前的边境局势总体稳定。双方应继续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对话,尽快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个别剩余问题解决方案,推动边境局势从应急处置转入常态化管控。

维护边境和平安宁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是双方的共同愿望。事实证明,中印作为成熟理性的大国,只要双方共同作出努力,就能够管控好边境局势,避免发生不幸事件。我们应坚持通过和平对话寻求解决边界问题,不要用边界问题定义双边关系。要多说有利于增进互信的话,多做有利于双边关系的事,推动中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为最终解决边界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问:自2021年以来,“四边机制”已召开四次领导人会议,在今年五月的“四边机制”东京峰会上,美日印澳四国表示致力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为何中方对“四边机制”持批评态度?

答:任何一个机制或倡议,我们不能只看它怎么说的,更要看它怎么做的,造成了什么影响。美国推进“印太战略”,唱的是“促进地区合作”、“回归多边主义”、“维护国际规则”等高调,做的是企图建立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把中国的邻国绑上反华战车,充当美对华遏制围堵的战略工具。从强化“五眼联盟”,到兜售“四边机制”、拼凑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推出“印太经济框架”,“印太战略”正在成为阵营对抗的代名词,维护的是以美国为主导的霸权体系,冲击的是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损害的是地区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破坏的是全球战略稳定与世界和平安宁。

亚太是合作发展的热土,而不是地缘政治的棋局。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是地区国家的共同愿景。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明辨是非,坚守正道,抵制“印太”对抗“小圈子”、共筑亚太合作“大舞台”,携手迈向亚太命运共同体。

问:中国提出真正的多边主义,印度支持改革的多边主义,两国均是多个地区和国际机制的重要参与方。印度将于明年主办上合组织和二十国集团两场峰会。印中在地区和多边领域开展合作面临哪些机遇?

答:中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亚洲地区的重要国家,长期以来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保持着协调合作的良好传统。上世纪50年代,中印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双方共同致力维护多边主义,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机构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沟通与协调。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中印两国应超越你输我赢的零和思维,坚持和平共处的理念,坚持发展振兴的目标,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开放包容的精神,弘扬亚洲价值观,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倡导开放的区域主义,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促进世界繁荣贡献亚洲力量,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东方智慧,共同谱写地区合作、亚洲复兴与全球发展的崭新篇章。

问: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国际社会有种声音认为,乌克兰的今天就是台湾的明天,中国大陆对台湾构成了“巨大的军事威胁”。另外有些声音强调,中国大陆应该从乌克兰危机中“吸取教训”,避免像俄罗斯那样受到孤立和制裁。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答:首先必须指出的是,台湾不是乌克兰,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有着本质区别,没有任何可比性。根本在于,台湾从来就不是一个主权国家,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共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自己的事。

国际上有些人有些势力蓄意将台湾问题和乌克兰问题相提并论,不是不懂常识,而是用心险恶,企图通过混淆视听来趁乱渔利,通过玩火在台海制造紧张态势,以两岸人民福祉和地区和平稳定为代价,服务自身地缘战略和经济利益。中国人民捍卫自身主权和领土完整天经地义,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将坚决回击任何危害中国核心利益、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挑衅行径。

当前,某些西方国家在台湾问题上背信弃义,加强与台湾当局官方往来,不断歪曲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中方绝不接受,中国人民绝不答应。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等西方政客公然在台湾问题上玩火,蓄意在台海制造事端,这是与14亿中国人民为敌,决不会有好下场。

作为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一个中国原则是包括印度在内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是中国同任何国家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印度是最早承认只有一个中国的国家之一。中方愿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推动中印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