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喜马拉雅的缅怀与憧憬——记第二届“中国—南亚文化论坛”
2009-12-10 01:33

  为致力于中印文化交流,12月4日至6日,来自中印两国的文化学者共聚印度首都新德里,在第二届“中国—南亚文化论坛”上展开一场思想的碰撞、友谊的交流。

  缅怀中印友好使者

  已故中国学兼印度学大师季羡林曾说过,中印睦邻关系是“天造地设”。印度大文豪泰戈尔生前也希望把中印两国“爱心”与“朝圣精神”建立起来的“通道”重新恢复,在两大文明之间开辟新天地。于是,中印文化交流也成为此次论坛的核心议题。

  两国学者普遍认为,中印文化底蕴深厚,古老而有生命力,又各具特色。我们应该通过文化交流推动两国人民的相互学习,促进两国文化的相互借鉴,为维护世界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学者们强调,在两国的千年交流史中,文化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古代我们有玄奘、鸠摩罗什,近现代我们有谭云山、师觉月。尤其是后者,这两位中一位是曾经与泰戈尔一起创办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并数十年致力于中国文化在印度的传播的中国学者,另一位则是通晓古汉语、梵语和中亚语言,专门从事中印佛教文化交流史的印度学者。作为中印交流的杰出使者,他们为中印交流作出的贡献与奉献精神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将永远被两国人民缅怀。

  在研讨会上,谭云山先生长子、80高龄的谭中教授重申自己的“地缘文明范式”观点,也成为论坛的核心主题。他认为,我们应当改变国际关系发展进程中那种“地缘政治范式”横向扩张的逻辑,而应提倡文明挂帅的“地缘文明范式”,这样就能避免冲突、共同发展。

  印度中国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席莫汉蒂教授对此表示赞同。他指出,与基于“自己之于他人”且植根于军力、领土、同盟等思想的“地缘政治范式”不同,“地缘文明范式”提倡的是基于“自己与自己”的一种追求全人类个体与集体的公正与平等关系的多样性。

  憧憬青年共筑未来

  参加此次论坛的两国学者中,既有印度知名的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也有中国知名的儒学家和南亚问题专家,他们都能说出一口流利的中文或是英文。同时,许多来自德里大学和尼赫鲁大学的中文系学生也参与到论坛中。

  苏美丽卡是德里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学生,曾经两次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赴中国学习中文;刘志鹏则是西安外国语大学印地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目前在印度进行为期一年的语言交流学习。研讨会上,他们代表中印两国青年人向学者们提出精彩问题,包括中印交流的现状及目标,如何加强中印青年之间的交流,等等。这些问题也引起与会学者的关注。

  学者们认为,青年交流是中印两国交往的未来。因此,我们的政府和民间机构都应该把两国的青年交流放在重要的位置,应该通过文化、教育、体育等交流活动的共同展开,不断提升两国青年对对方文化、历史和现状的认知,争取经过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民意基础,从而实现两个大国长期友好、共同发展。

  在憧憬中印青年能够为增进两国文化交流做出贡献中,本次论坛落下帷幕。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