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拾零
——陈志山
2005-08-25 00:00

  提起印度,人们往往会认为那里是一片佛国。然而根据印度官方2004年的统计数字,今天的印度只有0.76%的人信仰佛教,而81.4%的人是印度教徒,印度教是当之无愧的印度第一大宗教。在印度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我对印度教也有了一些粗浅的感性认识。

从比尔拉庙说起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亲密接触印度教的最好去处莫过于比尔拉庙。比尔拉庙原名拉克希米·纳拉扬庙,建成于1938年,坐落在离新德里市中心不远的寺庙大道。由于该庙是印度实业家D. B.比尔拉所建,人们习惯称之为比尔拉庙。比尔拉庙是印度首批没有种姓限制的庙宇之一,因此,一贯反对排斥低种姓的圣雄甘地曾出席该庙建成后的第一场礼拜活动。

(比尔拉庙)

  比拉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宏伟华丽、金碧辉煌,宛如宫殿或是城堡。它的建筑布局遵循了印度教庙宇典型的“前殿后塔”风格。从外部看,整座庙宇坐西朝东,外表由红、黄、白三色构成,按颜色分成较为明显的三个层次。底部是紫红色的巨大方形基座;中间是连通一体的三间神殿,主体呈浅黄色;顶部是从神殿后边耸入天际的三座紫红色高塔,中间的主塔高50余米,两边的副塔约35米,实际上它们只不过是神殿后部的尖顶,而非真正意义的塔。另外,基座上还建有几座独立的小神殿,清一色浅黄墙壁、紫红屋顶,还有凉亭、游廊、阳台种种,纷繁夺目。白色大理石的浮雕、塑像、廊柱、栏杆、中楣和尖顶镶嵌、错落在整座庙宇之中,似有数不尽的繁华。

  同参观所有的印度庙宇一样,进入比尔拉庙前也要脱鞋,和我同行的妻还被披上了一条薄纱。原来是因为她当时穿了一件无袖衫,而在印度庙宇里穿着短裤或露肩的衣服是会被看作对神明的不敬的。

  比尔拉庙的门楣上绘有印度教象征永恒和宇宙“奥姆符”以及象征吉祥和仁爱的“万字符”。进庙门拾级而上,我惊讶的发现眼前是一座玉宇琼楼。所有的地面和台阶全部由白色大理石铺成。登上台阶径直向前,就来到基座上的主殿入口。这时候敲一下悬挂在主殿门口的铜钟是每个香客的必做之事。其目的是挡住世外的喧嚣,使心灵可以入定,同时也禀报神明们信徒的到来。中间的大殿供奉着保护神毗湿奴(VISHNU,又名NARAYAN)和他的妻子、财富女神拉克希米(LAKSHIMI)。两边的大殿里则是破坏神湿婆(SHIVA)和湿婆的妻子之一、杜尔迦(DURGA)女神。善男信女们手捧盛满橘红色花朵的陶碗,一边向神明供奉鲜花,一边顶礼膜拜。神殿的墙上满是一幅幅彩绘,注有印地文和英文的说明,讲述的都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故事。我在神殿里还见到了一口中国佛教徒赠送的大钟。

  三间主殿的北面还有一间神殿,里面供有毗湿奴及其化身、吹横笛的克里希纳(KRISHNA)。殿里的乐师们整天都演奏小风琴和手鼓,吟经唱律。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毗湿奴神殿的尖顶竟然是一座西洋钟楼!除此之外,比尔拉庙里还有一些小神殿,供奉着象头神甘奈施(GANESHA)、猴神哈奴曼(HANUMAN)等。这庙中所有的神像也全是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大都面目慈祥,披红袍、戴金冠。

(哈奴曼拜见罗摩)

  从比尔拉庙走出时,可以说已从感官上初步认识了印度教。其实,印度教的庙宇遍布这个国家的城市乡村。规模大的有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卡吉拉霍(KHAJURAHO)庙群,建于公元9至10世纪,最初拥有庙宇85座,现存25座,大致分成三组散落在中央邦北部的乡村之中,堪称印度文化的经典之作。小的就坐落在村口街边,高不过几尺,两、三米见方,要不是庙顶上飘着一面小旗,告诉你这是一座正在使用中的庙宇,人们绝对会将它错过。

众神之乡

  但凡初次游览印度教庙宇的人都会被众多神明的名字搞得晕晕乎乎。这也难怪,印度教向来以神多而闻名。我曾在一家介绍印度历史文化的专业网站上看到,印度教共有大小神明3亿3千万!印度真可谓是众神之乡。

  要详细了解印度教众神的来龙去脉,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该教的两大史诗和三大圣典。两大史诗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分别讲述了关于婆罗多王朝和罗摩王子的故事。三大圣典是吠陀经、奥义书和《薄伽梵歌》。吠陀就是知识的意思,吠陀经里出现的神统称吠陀神。该经共分四部,名为《梨俱吠陀》、《耶柔吠陀》、《娑摩吠陀》和《阿闼婆吠陀》,主要内容是歌颂各种神明。奥义书是指老师向学生传授的经典,记载了先贤对吠陀经的理解和清修、冥想后的领悟。《薄伽梵歌》则是《摩诃婆罗多》的一部分,描述了一场名为“俱卢之战”的大战。

  印度教众神之中最重要的是三大主神:创造神梵天(BRAHMA)、保护神毗湿奴和破坏神湿婆。

  梵天是宇宙的创造者,周身呈粉色或红色,有四头四臂。四张脸朝向东西南北,象征四部吠陀经。四只手常握有念珠、水罐、吠陀经、节杖、勺子、乐弓或是莲花等物,其中念珠用来记载时间,水用来衍生万物。梵天一般处于莲花之上,出行时骑天鹅,或者乘坐由七只天鹅拉的战车。有趣的是,梵天虽是创世大神,但全印度只有两座供奉他的庙。一般认为,随着印度教的发展,梵天的很多特质被赋予了毗湿奴,公元6世纪后,对梵天的崇拜就逐渐衰落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梵天创造了智慧女神萨拉斯瓦蒂(SARASWATI),却又娶她为妻,有违伦理,因此印度教徒对他不很重视。

(梵天)

  毗湿奴全身蓝色,常披黄袍,也有四只手臂,其中两只总握有他的标志性器物——法轮和海螺。毗湿奴的坐骑是一只鹰头人身的金翅大鹏鸟,他还经常半倚在一条多头的蛇王身上。毗湿奴化身很多,最有名的十种是半人办鱼、半人半龟、人身猪面、人身狮面、矮人、持斧罗摩、罗摩(即《罗摩衍那》的主人公)、克里希纳、佛陀、骑马的伽尔基。毗湿奴的每一个化身后面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印度教徒都认为,佛教只是印度教的一个分支,这从佛陀是毗湿奴的一个化身中就可见一斑。

(毗湿奴)

  湿婆具有毁灭和再生的力量,长有三只眼睛,就像中国的二郎神。但他的第三只眼总是紧闭,一旦睁开就会喷火摧毁万物。湿婆通常披头散发,头顶恒河与弯月,脖颈青黑,挂一串骷髅项链,上身裸露,下身围一条虎皮,身缠眼镜蛇,手持三叉戟,样子确实很恐怖。湿婆还有两种比较常见的形象——舞王和林伽。舞王就是跳舞的湿婆,这个形象在印度的铜器店里经常会看到。湿婆在火圈中间舞蹈,头发向上飞扬,一只脚踩着代表无知的侏儒,另一条腿和手臂在空中扭摆,舞姿虽然曼妙,却预示着世界的毁灭。林伽则是男性生殖器,象征再生。传说,湿婆当初没有把梵天与他商量创造世界的事放在心上,独自去海底修炼,出来时发现世上一切都已安排妥当,一气之下就割下生殖器仍向人间,从此就有了人类对林伽的崇拜。

(湿婆)

  印度教中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神,猴神哈奴曼。哈奴曼是《罗摩衍那》里的重要人物,骁勇忠诚,变化多端,神通广大,有搬山跨海之能,曾全力帮助罗摩攻打兰卡岛(LANKA)的十首魔王拉瓦那(RAVANA)、救回妻子悉多(SITA)。哈奴曼的形象像极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他就是齐天大圣的原形。

圣城与圣河

  对于印度教徒来说,只要条件允许,就一定要去圣城朝圣、到圣河沐浴,这不仅是人生幸事,也是重要的修行。

  我去过的第一个圣城是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的纳西克(NASIK)。从孟买出发,驱车向东北近190公里,就到了纳西克。卸下行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往圣河戈达瓦里河(GODAVARI),到达河边时已将近傍晚。戈达瓦里河从纳西克城蜿蜒而过,河面不是很宽。一眼望去,有好几座狭窄的小桥连接圣河两岸,桥上车水马龙,岸边人潮如织,悠闲徜徉的神牛和身穿橘红色长袍的僧侣比比皆是。河两边几乎尽是庙宇神殿,鳞次栉比,略显拥挤和古旧,据说有200座之多。一排排石阶一直延伸到河水之中,上面满是祈祷的信徒,不时往河里抛洒橘红色的鲜花,其中几位皓首长须、形容枯槁、衣衫褴褛的苦行僧更是引人注目。在河水中沐浴的人很多,他们有的将河水轻轻地点向额头,有的手捧河水一饮而进,有的双手合十把全身慢慢浸入河里,或是神色凝重,或是面露笑容,虔诚与幸福洋溢其中。戈达瓦里河上还有一段用低坝拦成的宽阔水面,称作罗摩康德(RAMAKUND),据说罗摩和悉多曾在哪里沐浴。

  不多时,夜色渐沉,河边多了一些妇女和孩子,兜售10个卢比一盏的荷灯,引得信徒和游客们纷纷解囊。一会儿工夫,河面上漂满灯火,随波起伏、若隐若现,好似银河落入凡间。 我不禁慨叹,原来天堂和人间竟可以如此遥远和亲近。

  纳西克成为圣城和一段神话故事有关。据说宇宙形成之前,众神和魔鬼为了争夺一瓶喝了能长生不老的甘露展开大战。最后众神获胜,毗湿奴得到装有甘露的“贡帕”(KUMBHA,一种瓮的名字),并把它交给坐骑金翅大鹏鸟。不料在金翅大鹏鸟飞翔过程中,有四滴甘露洒了出来,分别落在恒河与亚穆纳河(JAMUNA)交汇处的阿拉哈巴德(ALLAHABAD)、戈达瓦里河畔的纳西克、恒河畔的哈立德瓦尔(HARIDWAR)以及希布拉河(SHIPRA)畔的乌贾因 (UJJAIN),于是这些城市和河流就成了圣城与圣河。为了纪念这场大战,印度教徒每四年在其中一个城市举行“贡帕”庙会(MELA),12年一个轮回。该庙会是印度教最大的宗教集会。

(圣城哈立德瓦尔)

  在所有圣河里,恒河是最为神圣的。传说,恒河女神(GANGA)到人间是为了洗清古代阿约迪亚(AYODHYA)国王萨伽尔(SAGAR)6万个儿子的罪孽。而她下凡时为了避免冲毁大地,就先落在了湿婆头上,司掌生死的湿婆便又成了恒河的保护神。因此,印度教徒认为,在恒河里沐浴可以洗去一切罪过,净化灵魂;而将死者的骨灰撒入恒河,死者就可升入天堂,摆脱轮回之苦。

  我到过恒河边上的圣城哈立德瓦尔。该城位于德里以北200多公里的喜马拉雅山脚下,恒河从此流进平原,所以这里又有“恒河门”之称。唐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对此地有过描绘。其实,我在恒河边看到的景象与在纳西克看到的差不太多。不过,这里的河边开有许多家小店,经营的商品都是各式各样的水壶、水罐,卖给香客和游人盛装恒河圣水之用,生意很是兴隆。很多印度教徒认为,恒河水能包治百病,但在运送过程中却不可以让盛水的器皿落在地上。听说,哈立德瓦尔建有亚洲最大的瑜伽训练中心。而在离城不远的山中有不少印度土邦王庄园改造成的豪华度假村,很多世界各地来的游客在那与世隔绝的环境里苦练瑜伽和冥想。

  印度教究竟有几座圣城、几条圣河,众说纷纭。但所有的信徒都承认,最重要的圣城当属恒河之滨的瓦伦纳西(VARANASI),而我至今还没有机会前往一游。

灯影·飘红

  在印度工作,经常发现工作日找不到印方办公人员,事后问印藉同事才明白,这些天都是印度的宗教节日,也是全国性假日。有位印度朋友告诉我,如果每个大大小小的节日都放假,印度一年要放200多天假。在这许多节日里,印度教的节日占了多数,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灯节(DIWALI)和洒红节(HOLI)。

  灯节在公历10或11月间,是印度教最大的节日,在印度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春节。部分人认为灯节起源于《罗摩衍那》。罗摩王子最终打败十首魔王拉瓦那,携妻子悉多返回京城,进城时恰逢傍晚,全城百姓为了庆祝罗摩凯旋就点亮了所有的灯火。此后,每年的同一天都要点灯庆祝罗摩的胜利。另外一种最流行的说法是,这一天财富女神拉克希米要巡游人间,她的慧眼望见哪一家,哪一家就会财源广进。于是,人们纷纷点起灯光将房子照亮,期盼着能吸引财富女神的目光。事实上,根据灯节的日期来看,它很可能是古代印度人民庆祝收获的节日。

  每年灯节的晚上, 德里都要变成不夜天。家家户户的门口、窗前、阳台都摆着一排排的灯或蜡烛。不少房前还挂着各式各样的彩灯,有钱人家会把一串串的灯挂满整栋楼房。商人们在这一天要更换账本,开始商铺新一年的经营。商业区更是灯火通明,有的市场甚至会用彩灯在街道上搭起天棚,望能招财进宝。即使在贫民窟或街边窝棚里居住的穷苦人,也要设法在门前点一盏油灯,期待着拉克希米改变他们的命运。这天,人们要打扫干净房屋,置办丰盛的菜肴和传统甜点,全家吃团圆饭。饭后还要燃放烟花爆竹,直至深夜。那场景分明就是中国的除夕。

(灯节夜晚)

  洒红节大致在公历3月份左右,它在印度的地位恐怕仅次于灯节。这个节日一过印度的天气就变得炎热起来,所以它是印度的春节。关于洒红节的来历也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叫希兰亚卡西普(HIRANYAKASHIPU)的邪恶国王,强迫臣民尊他为神,而小王子普拉拉德(PRAHLAD)却依然坚持对毗湿奴的信仰。国王为此让他的妹妹、不怕火烧的霍利嘉(HOLIKA)抱着普拉拉德跳进火堆之中,妄图除掉小王子。然而事与愿违,霍利嘉被烧为灰烬,普拉拉德却因为毗湿奴的保护安然无恙。百姓们为了庆祝,便向小王子身上泼撒红颜色的水。

  洒红节来临时,人们不管相识与否,都可以向对方泼红水,或是用各种颜色的粉泼撒对方,用各色颜料把对方涂成大花脸和大花袍。除了人之外,汽车也不能幸免。那架势很像我国傣族的泼水节。因此,同事们出席洒红节庆祝活动时都会选一件不打算要了的衣服穿上。入夜后,人们还会播放音乐,载歌载舞。如果是在乡村,还要点上一堆篝火,象征烧死霍利嘉和摧毁邪恶。

  印度教徒过节总是非常投入,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一次我坐汽车出差,正赶上印度教三大节日之一的十胜节(DUSSEHRA)最后一天。十胜节是庆祝罗摩战胜十首魔王拉瓦那的节日,要庆祝十天,并在最后一天太阳落山时烧掉三个巨大纸人,分别代表拉瓦那和他弟弟与儿子。当时将近傍晚时分,公路上发生了长时间的交通堵塞。我不得不下车察看情况,发现前面起码停有上百辆车,大多是长途货运卡车,奇怪的是几乎所有车上的司机都不见了!我好不容易找了个人一问,原来不远处小镇的居民正在公路边搭台演戏,并准备随时点燃纸人,把十胜节推向高潮,司机们都中途停车,过节看戏去了!

温和国度里的激进信徒

  印度教在2000多年前产生于南亚,是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ARYANS)和当地的达罗毗荼人(DRAVIDIANS)信仰的综合,它由婆罗门教发展而来,并在公元8世纪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思想。其实,把印度教作为宗教来下定义是很难的事情,大部分印度人认为印度教是一种生活方式。

  印度教徒有一些共同的基本信仰。他们都认为吠陀天启,承认吠陀经的最高权威;都遵从种姓制度,视严格的等级划分为天理(现代印度已在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它的影响依然存在);都追求梵我合一,“梵”即是宇宙的终极实在,梵天、湿婆、毗湿奴都是梵的具体化,“我”就是个体的自我,两者统一才是修行的最终目的;都相信业报轮回,认为灵魂会转世,转世后的形态取决于在世时的行为,周而复始,无穷无尽;都追求解脱,力图通过修行使灵魂脱离肉体,彻底摆脱轮回之苦。解脱的途径有三:一是要严格遵照印度教教义行事,二是要研习印度教经典和哲学,三是要敬爱神明。

  这些信仰塑造了印度人温顺和善的性格,他们大都安于天命、老实本分、易于相处、乐于助人,同时对宗教与神明充满热忱和虔诚。印度社会虽然贫富分化严重、等级森严,但并没有仇富的暴力行为发生,也未出现过大规模的暴力反抗事件。人们相信,今生的一切是前世的报应,今生的苦无法改变,只能求来世多福,所以印度人很少与生活抗争。来印度工作两年多,我和同事几乎没有见过印度人发生口角,倒是常被好人好事感动。比如,有好几位同事曾在买东西时将钱包落在摊位上,走出去很远后还被摊主赶上,把钱包完璧归赵。印度人待人和气,很少对人说“不”,即使什么事他真不知道,也会给你讲解一番,不过在这点上,我经常开车问路的同事却吃了不少苦头。印度人对神的爱没人可以怀疑,再穷的人也不会吝惜去庙里给神明献上一环花的费用,即使在生活水平很低的偏远乡村,你也会见到村民集资修建的相当不错的庙宇,神快乐,他们就幸福。

(印度教奥姆符)

  对印度教,印度的国父们有自己的看法。甘地认为印度教就是要通过非暴力手段追求真理,它是真理的宗教,真理就是神。尼赫鲁则说,印度教的根本精神是待人宽容如同待己。

  但凡事都有两个方面,就是在这样一个信奉非暴力和宽容的宗教里,也存在着激进的信徒和组织,其中最具影响的是国民志愿服务团(简称RSS)和世界印度教徒大会(简称VHP)。

  国民志愿服务团成立于1925年,崇拜罗摩,鼓吹印度教至上,与世俗主义和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信仰针锋相对。现主席苏达尔山(K·S·Sudarshan)公开表示,印度是以一个宗教为基础的印度教国家。该组织军事色彩浓厚,强调领袖权威和铁的纪律,从建立开始就和暴力联系紧密。国民志愿服务团有自己的军事训练营,受训人员高举橘红色旗帜,统一佩戴黑色船形帽,身穿白色上衣、米黄色粗布短裤,手持棍棒或匕首。人们普遍认为,甘地就是被该组织不满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主张的成员所杀。

  世界印度教徒大会由国民志愿服务团第二任主席创建,成立于1964年,与海外的印度教徒有很多联系。该组织宣扬建立一个纯粹的印度教国家,主张和思想与国民志愿服务团相似、甚至更加激进。

  国民志愿服务团和世界印度教徒大会均声称自己是文化社会组织,但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教派主义团体。它们多次煽动教派情绪,挑起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对立,在教派冲突中充当急先锋。在它们的挑动下,印度爆发过多次大规模宗教流血冲突,伤亡数以千计,举世震惊,影响恶劣。印度国内很多有识之士都对这些极端的印度教组织提出过尖锐批评。

  印度是一个历史和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国家,印度教更像是其中的一个谜,它的内涵极其深邃,外延又异常丰富,绝非三言两语可道。我的不少前辈和同事都深以为,在印度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对印度教知之甚少。希望在我离任回国时,能够看懂印度教汪洋大海中的一滴。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