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坝中国城”随笔
——江碧
2006-03-14 00:00
        离丙戍年春节还有十来天,加尔各答市的塔坝中国城就高高挂起了“热烈欢迎海外同胞回乡过年”的横幅,华人华侨住宅的门上贴出了“福”字和春联,餐馆、饭庄挂上了大红灯笼。年三十前,社区里舞狮、舞龙、放鞭炮、聚餐,甚至还有祭祖等仪式。远离故土的游子,保持传统习俗的气氛更浓、更醇。

百年小镇----塔坝中国城

加尔各答塔坝中国城给我的印象,和我去过的世界其他城市的中国城无法相比。那里没有日本横滨中华街繁华热闹的街市,没有纽约唐人街高高耸立的中国名人铜像,没有芝加哥中国城高大亮丽的牌楼,只是在距离塔坝社区入口处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约1米宽、1.5米高,用中文、英文、印地语和孟加拉语四种文字写成的“塔霸中国城(原文如此)的路标,那是去年9月华人社团经当地有关部门同意刚刚竖起来的。

进入社区,迎面而来的,是马路两旁低矮的房屋和店铺。顺路左行,右侧是工厂高耸的围墙,左侧便是一条1米多宽、流淌着黑灰色污水、散发出冲鼻臭气的水沟,这是塔坝地区的特有产物---皮革厂排污沟。这里街道狭窄,路面年久失修,坑洼不平,有些地方甚至积满污水,泥泞难行不时有印人拉着满装兰灰色生牛皮的排子车缓缓而过。路上见到的印人多,华人少,连贩卖东西的小贩也几乎是清一色的印度人,只有不时映入眼帘的“热锅餐厅”、“永生皮厂”、“北京饭店”等中文招牌,才使你真正意识到,这就是加尔各答塔坝中国城。

塔坝中国城表面虽然破旧,但是却蕴藏着勃勃生机。它位于西孟加拉邦首府加尔各答市东郊,是印度最大的华人华侨聚居区,也是华人华侨社团最为集中的地方。加城华人华侨目前约有3、4千人。除在城里的中国街、鞋街、孙逸仙路散居着不少祖籍为湖北、浙江、福建、山东的华人华侨外,大部分人居住在塔坝社区,其中广东梅县客家人占90%以上,绝大多数从事皮革和餐饮业。社区拥有一所华文学校和一家华文小报,中华食街初见规模。它的面积只有约10平方公里,皮革生产却远近闻名,年处理皮革量占全印度五分之一强。

过去,塔坝是一片沼泽地。相传十九世纪初,一位姓熊的广东人来到塔坝开设皮厂,随后大批广东梅县人陆续到这里落脚生根。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塔坝的皮厂已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到64家,但都是原始的小本经营工厂。七十年代,未经加工的半制成皮革(俗称药水皮)畅销欧洲,塔坝地区的华人华侨皮革厂遂扩大规模,兴建皮厂的人也逐步增加,到七十年代末期已达200余家。八十年代,许多厂家为提高皮革质量,扩大产品竞争力,开始从外国购买各类新式机器,塔坝地区的制革技术由此改进,几近外国先进水平。至九十年代中期,社区大大小小的皮革厂已有230多家。

塔坝的华人皮革厂业主,生活水平在当地多数属于中等偏上。他们的住宅多与自家工厂相连,有的就在工厂厂房楼上。家境富裕者,有房、有车、还雇有好几个佣人,印度富有人家所具备的,他们都应有尽有。塔坝中国城皮革业之发达,鼎盛时期曾经养育了当地近1万多华人华侨,同时也给西孟加拉邦的印度人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皮革之乡塔坝----几代华人华侨艰苦创业的结晶。

 

面临重大抉择的塔坝皮革业

 

近年来,塔坝的皮革业主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业内人士皆知,皮革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硫化纳等多种化工原料,它产生的污水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九十年代中期,当地政府因塔坝皮革生产造成的严重污染,要求各皮厂治理,并限期搬迁到20公里外的新工业园区。一些小厂因无力治污、搬迁和进行再投资,只能关门歇业。他们有的转行,有的举家外迁,有的甚至申请移民,远走异国。除了迁厂因素外,印度人口众多,就业困难,收入不高,发展受限等因素,也使很多年轻人宁愿到海外学习、创业、求发展,也不愿在家守摊子。现在塔坝地区的华人华侨人口已从过去的近1万人降至1,400多人,工厂只剩200来家,其中有不少租给了印人生产,自己还在坚持生产的只有65家。搬迁问题是目前华人华侨最关心也是最头痛的问题。

塔坝地区最具实力的皮厂之一,当属华人李志雄的“合盛皮厂”。李家祖辈从广东梅县到加城经营皮革生意已有近百年历史了。他从父辈手中接掌皮厂时,仅有40多名工人。不到30年,他的工厂已发展成有近300名工人、采用意大利、德国和中国先进的进口设备和生产工艺、产品远销欧美市场、年销售额达2千多万美元的大企业。该厂是目前唯一一家在新工业园区部分开工生产的华人皮革厂,自备了污水处理设施。身材高挑,戴着眼镜,看上去温文而雅的李先生,却有着把事业做强做大的勃勃雄心,近几年,不仅从事皮革生产,还涉足贸易和房地产。他在加城近郊购买了一大片土地,计划兴建类似“世界微缩景观”的游乐园,或是搞房地产。他还设想和其他同仁一道,在塔坝社区开办超市,兴建无污染的工厂,为社区、为同胞做些贡献,做些好事。

在由55家皮革厂组成的“环保制革商会”宽敞明亮的会议厅,商会主席叶启炎介绍说,商会是当地华人为政府的皮厂搬迁计划而成立的组织,主旨是向政府及有关部门争取厂家的利益、权力及以后的发展方向。会员多为大、中型皮革厂,具有一定的搬迁实力,目前已有53家在新工业园区建了厂房,但绝大多数尚未开工。他们的资金仍有一定困难,对新工业园区在联合治污、皮厂在新开发区今后的发展前景等方面仍心存疑虑。商会特别希望能得到当地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也希望能联络中国国内的有关企业,求得资金的注入和技术的支持。

在廖先生的家庭式小皮厂,一进门,便是自家的门厅兼厨房。往里走,狭窄的过道左侧是卧室,穿过过道,便是一台处理皮革的大滚筒机和手工作坊。廖先生16岁学徒,靠几十年打拼挣下了属于自己的小皮厂,目前租给印度人制作腰带和钱包,自己计件收费,基本能维持正常生活。他说,现在当地政府要求所有皮厂搬迁到新工业园区,对我们这些资金不足的小厂来讲,无异于断了生路。                                                                     

皮革之乡塔坝,现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重新选择,重新组合,重新创业,舍与得碰撞,生与死交织,机会与挑战并存。

 

印度中华文化的摇篮----“培梅中学”

 

据“华人联合会”秘书长李万诚先生介绍,加城原有“建国”、“梅光”、“中国”、“兴华”、“圣心”、“培梅”等6所中文学校,六十年代中印关系恶化后相继关闭,只剩“培梅”一所中文学校。他本人就毕业于“培梅中学”。他的同学遍及纽约、芝加哥、多伦多、维也纳、斯德哥尔摩、悉尼、墨尔本、香港、台北等地。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华人中,凡中文讲得好的,大多毕业于“培梅”。加城的培梅中学,不愧为印度中华文化的摇篮。

校董吴伟垣先生告诉我们,“培梅”的学生五十年代曾达到1,000多人。如今,随着印度华人华侨的外流,学生少了,45名全日制学生加上中文补习班的学生,总共100来人,教师只有7名,但是大家仍在努力办学。校长梁雪明说,学校原有30多间教室,现在许多已经空置,由于资金缺乏,校舍年久失修,有的地方墙皮脱落甚至漏水。目前除了教学收入和部分董事会成员捐助外,只能在周末靠出租学校大厅供当地华人华侨举办婚宴以及为社团提供活动场所等筹集些资金。她感谢使馆在教材等方面对学校提供的支持,感谢孙玉玺大使在春节前向学校赠送了电视和DVD机,给学生们送来了文具和书籍。她特别希望学校能得到更多有识之士在资金上的支援,更希望眼光长远的家长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培梅”来读书。

 

顽强求生的华文报纸----《印度商报》

印度原有两份华文报刊《印度日报》和《印度商报》。因资金不足和其他原因,《印度日报》2001年已经停刊了。《印度商报》是1969年由当地华人社团“厂商理事会”出资筹办的,目前日发行量仅200多份,每份售价2.50卢比。过去报社全靠手工抄写,人工排版。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专门向商报赠送了一台电脑。现在这份报纸刊载的新闻已是打印的了,但刊登当地华人华侨婚丧嫁娶信息的版面仍用人工书写,有的喜讯还配有大大的龙凤图案。广告是该报资金的主要来源。在报社简陋的办公室里,80多岁的陈其蕊社长说,由于各种原因,报社资金短缺,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但是他本人还是坚持要把报纸办下去。的的确确,印度的华人华侨人数在逐年减少,华人后代大多已不讲华语,只讲英语和印地语,商报的受众减少,能坚持办报,使祖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使中国和世界的信息得以传播和扩展,使社区的消息得以传达和知晓,已是难能可贵,实属不易了。加上社长总共只有4名工作人员的小报社,前景会怎样呢?

 

前景光明的行业----中式餐饮

 

塔坝地区的餐馆,十多年前还不到20家,随着一些皮厂的搬迁、关门和歇业,一些人转行干起了餐饮,塔坝地区的餐馆已发展成大大小小35家之多,形成了一条中华食街。

钟淼祥先生是最早在塔坝开餐馆的广东人之一,也是最早把中央电视台“CCTV 4”和国内其他电视频道的节目引进塔坝社区的人之一。虽说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有线电视,但他仍保留着自家餐厅房顶上的那口“锅”(卫星接收电视设备),这是他热爱祖国,引以为豪的见证。现在他主要经营团体宴席。每逢社区有婚丧嫁娶之事,或有大型庆祝活动,他和太太一做就是几十席,地道的客家风味。

两次到加城,都在“北京饭店”用过餐。这家餐馆是70多岁高龄的刘国赵先生所开,他是“华人联合会”会长,一直在为华人华侨的利益奔走忙碌,在社团之间做了许多组织和协调工作。同时,称他为加城餐饮业的领头羊,绝对当之无愧。他的餐厅无论是规模还是装潢,在加城都是一流的,除了在塔坝社区有“北京饭店”和“金陵饭庄”两处餐馆外,在加尔各答市内还有“东方餐厅”和“贵宾餐厅”两家饭店。当我们在下榻的“OBEROI GRAND”饭店询问城里有名气的中餐馆时,前台的印度小姐毫不犹豫地向我们推荐了“东方餐厅”。刘太太的烹调手艺也堪称一流。加尔各答市内和塔坝社区近20家社团以及从海外回到他们的第二故乡塔坝过年的华人华侨代表共80多人在“北京饭店”聚餐,按客家人的习俗,九菜一汤,刘太太亲自掌勺,道道是美味佳肴。

 在“北京饭店”斜对面,还有一家新开不久的中餐馆“碧宝思”(BIG BOSS),那是华侨谢应兴先生的产业。谢先生原先也开有一家皮革厂,看到当地政府的搬迁令,想到搬迁带来的种种艰难,头脑灵活的谢先生,立即关掉皮厂,在塔坝购买了一栋三层小楼,转行做起餐饮生意。现在他已由皮革厂的老板变成了餐饮业的行家里手。

听说,中华食街已小有名气。不少城里的印度人都开车到塔坝品尝中国美食,尤其遇印度节日,各家餐馆的生意都火得不得了。

 颇具发展潜力的塔坝中国城

 

我们所处的年代,是新旧交替、急剧变化的年代。中国和印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塔坝华人社区,是这个年代和国家的缩影。正是由于塔坝地区皮革生产造成的污染严重,当地政府才下决心要治理,要搞搬迁。这对塔坝人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试想,在一个干净、整洁、美丽、方便、安全的社区里生活,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享受。这一转变过程,充满了困难和艰辛,更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九十年代以来,印度政府取消了对华人华侨的歧视和限制性条款。近年来,中印两国高层领导人的互访,更使两国关系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在印度的华人华侨就像吃了定心丸,能静下心来过日子,安下心来谋发展了。

中国和印度的发展,离不开两国的合作。中印两国的合作,离不开精通中文、英文和多种语言的人才。今天在“培梅”读书的学生们,他们不仅会讲中文、英文、客家话,还会讲印地语、孟加拉语,他们与祖籍国以及散布在世界各地的亲戚朋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后定会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成为国与国之间友好和经济发展的桥梁。随着中印两国经济、文化、旅游等各方面往来不断增加,印度正掀起“汉语热”,各类汉语培训班应运而生,连印度著名公司“TATA”集团在加尔各答钢铁公司办公大楼内的员工们,也办起了中文短期培训班。“培梅中学”作为正宗的华文学校,应该可以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困难重重的《印度商报》,如果进一步调整办报思路,更新办报理念,重组版面设计,丰富报刊内容,扩大受众面,订阅的人数将会逐渐增多。皮革厂搬迁到新开发区,大家联手经营,畅通进货渠道,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销路,打下自己的品牌,现在加工量占印度总加工量五分之一的华人皮革厂,一定能在世界皮革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众多的餐饮业在塔坝地区形成规模,众多的销售中国特色商品的店铺在塔坝地区形成特色街,加尔各答的中国城一定会像其他国家的中国城一样,名扬海内外。

我们衷心希望祖祖辈辈生活、成长在这里的华人华侨同胞能渡过眼前的迁厂难关,衷心祝福既热爱自己的祖籍国中国,又热爱自己的第二故乡印度,热爱生活、热爱和平,向往美好明天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

100多年前,塔坝华人华侨的先辈们赤手空拳、漂洋过海来到这里谋生存,在一片荒凉的沼泽地上建起了自己的家园,自己的工厂。如今,只要大家团结一心,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挖掘潜力,广集资金,创新技术,一个对中印两国、对民族、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有利的新的塔坝中国城一定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