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迈大步
2005-05-15 00:00

        人民网北京5月14日讯  记者白剑峰报道:坐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电脑前,记者可以随时看到县乡医疗机构当日报告的最新疫情。从医疗机构诊断疫情到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时间由过去的29天缩短为不足1天。这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的一个缩影。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敲响了公共卫生的警钟。自此,我国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2004年1月,我国正式启动“国家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并实行疫情定期发布制度,卫生部门按日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分析,按月向社会公布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截至2004年底,全国93.21%的县级以上医院及卫生机构和42.77%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网络直报。去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总投资达116亿元。目前,遍布全国的省、地、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达3000多个。今年,中央财政对地方的公共卫生投入达42亿元。

  我国疫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2004年,由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制的复合型艾滋病疫苗,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Ⅰ期临床研究,标志着我国在艾滋病疫苗研究领域已与国际同步。同时,我国自主研制的SARS灭活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结束,证明疫苗安全有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Ⅰ期临床试验的SARS疫苗。

  我国高度重视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在艾滋病防控方面,我国实施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即国家实施免费自愿血液检测;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在其他重大疾病防控方面,到去年底,我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到95%,病人发现率达到64%,治愈率达到91%;血吸虫病防治成效显著,去年急性血吸虫感染确诊人数比上年下降了34.6%。

  计划免疫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我国已经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5种,可预防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肝7种疾病,这些疫苗的经费全部由各级财政承担。

  目前,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已从建国前的35岁上升到71.8岁,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也大幅下降。

  《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15日 第一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www.humanrights.cn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