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女之患
曹静
2005-06-16 00:00

        养女何患之有?很多人会问。是啊,女儿是爹妈的小棉袄,当中国人越来越认清这个理儿时,也就愈发钟情于养女而非生儿。可是在印度,现实不断以鲜活的例子提醒人们,养女有大患!事情得从一个叫尼莎的21岁印度姑娘说起。

        “原来你什么都想要”
        2003年5月11日,是德里新区诺埃达的三年级大学生尼莎与中学教师穆尼什大喜的日子。为了女儿的婚事,尼莎的父母对男方的要求有求必应,不仅为穆尼什及其兄各购置了一套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空调和家庭影院等电器设备,还陪嫁了一辆崭新的“玛鲁迪”中型轿车。在人均国民收入仅450美元的印度,这笔嫁妆已经是相当可观了。然而,就在婚礼头天,贪婪的男方要求再加120万卢比(约2.5万美元)现金,男方母亲甚至在遭到拒绝后给了妮莎父亲一记耳光。妮莎愤怒了,立即决定解除婚约,并向警方报案将男方告上法庭。
        勇敢的尼莎一夜成名,印度各大媒体和《纽约时报》、CNN、BBC等争相报道她的事迹,多个民间组织给她颁奖。她成为当代印度青年挑战旧习俗的英雄,成为与印度“世界小姐”、“环球小姐”齐名的“反嫁妆小姐”。

        “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印度姑娘出嫁时陪送丰厚的财物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婚礼中女方花费也比男方要多得多。即便是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这一习俗也没有消失,反而在某些地区愈演愈烈,要价越来越高,产生令人忧虑的社会问题。
        一般而言,嫁妆是来自女方父母的礼物,也是婚后生活必用品,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嫁妆习俗。但高额的嫁妆使婚姻如同买卖,年青男子根据自身条件要求不同档次的嫁妆,仿佛贴上标签的商品。如大学讲师要价20万卢比,银行职员70-100万卢比,MBA可得到150-200万卢比,医生可望收取200-300万卢比,海外印度人和印度政府高级官员最为稀罕,要价分别达200-500和200-1000万卢比。看看现在最流行的时尚吧:手提电脑,手机,家庭影院,数码摄像机,微波炉,纯平数码电视,全套珠宝首饰,欧洲蜜月旅行,中型汽车和最重要的—一套房子。这比中国的“结婚三大件”(上世纪80年代初“手表、缝纫机、自行车”,90年代初“彩电、冰箱、洗衣机”,现在“家庭影院、空调、电脑”)档次可高多了。在人均国民收入仅为我1/2、贫困人口占全部人口1/3的印度,嫁女儿成为家庭沉重的负担和父母心头永远的痛!
        嫁妆不给不行,小则解除婚约、断绝关系,大则使用暴力、甚至闹出人命。本是女方父母一片爱心的嫁妆,反倒成了毒剂,使多少年轻女子为之丧命。翻开印度的报纸,嫁妆命案简直是骇人听闻、触目惊心。因为嫁妆不足,父亲卖肾为女儿筹钱,女儿多的人家集体自杀;不少妻子用煤油自焚结束生命,更多的人被婆家杀死、烧死。落后的嫁妆制度害的人多着呢:
        ◊罗蜜尔·瓦希,24岁,在伦敦学成归国。因未按当初说定的给婆家汽车,长年被婆家折磨,结婚三年后被饿死。她公公是北方邦检查官。
        ◊斯奈拉塔·苏克拉,医生。未能按婆家要求筹集开办幼儿园的资金,被注射毒针而亡。她丈夫是博士。
        ◊阿尼塔·简,博士。也因未能如数筹集嫁妆,被同样是博士的丈夫电死。
        据统计,每年约有9000名印度妇女因为嫁妆达不到婆家要求而丧命,更多人致残或身体留下永久的伤害。进入21世纪以来,嫁妆命案发案率仍以每年4.4%的速度增长,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北方邦31.8%,其次比哈尔邦15.5%。在卡纳塔卡邦,每天至少有3个女孩因嫁妆被烧死。在德里,2002年有130个嫁妆命案被曝光。在北方邦,75%的婚姻问题与嫁妆直接相关。

        “想说拒绝不容易”
        印度自古流行嫁妆习俗,其历史沿革与印度社会的另一陋习—童婚有密切联系。一方面,印度教提倡童婚,认为女子来月经前可以结婚。另一方面,古代印度战乱连连,为避免女儿在战争中遭遇不测,人们往往在女孩未成年时早早将她嫁出,这样她就是别人家的人,娘家父母的担子就算是卸下了。因而,8、9岁到14、15岁就结婚的女孩大有人在,嫁妆于是成为婆家将她们养大成人的资金。可见,嫁妆的出现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
        然而,嫁妆之所以演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主要是人的贪欲使然。很多人将结婚看作一生一次的大买卖,本着能捞多少捞多少的心态,把女方家榨干。印度的婆婆和中国“恶婆婆”一样名声很臭,总想将自己年轻时受的苦让媳妇来继承,因而往往成为嫁妆案件的“主谋”。
        妇女地位低下,是嫁妆问题存在的根源。在印度,咒骂男人的话是“但愿你生个女儿”,因为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大多数印度女人婚后不工作,只在家操持家务,带孩子,没有经济独立性。对婆家而言,她们只消费、不创造,多了一张口,不能不多来一份钱,于是要求补偿成为男方向女方索取嫁妆的借口。
        嫁妆陋习还与妇女的法律现状相关。由于女性受到歧视,没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女孩不可能向她的兄弟一样继承父母的遗产。因此,在她出嫁的时候,家里往往要给一笔丰厚的嫁妆,从而迫使她丧失继承权。虽然印度早在1956年就通过了关于妇女有继承权的法案,但在残酷的现实使法律几乎成为一纸空文。德里大学一位经济学教授说,只要妇女没有 财产所有权,在继承权方面与男子不平等,她们的地位就不会改变。
        也有印度人有一种有趣的说法,认为女多男少造成女子“过剩”而男子“供不应求”是当代社会存在嫁妆问题的原因之一。按照这种逻辑,女方家庭不得不付出丰厚的嫁妆来“买”个称心的女婿。这种说法有待考证,但有时娘家为了让女儿过门后生活得好些,或出于攀比,不自觉地助长了歪风邪气,以至有人认为嫁妆多少决定了妇女在婆家的地位。

        “不会结束的故事”
        1961年《反嫁妆法案》颁布实施已有40多年时间,尼莎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遭遇呢?难道法律真的如此软弱吗?“尼莎事件”引起很多印度人的反思。
        嫁妆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它和童婚制、寡妇殉夫制一样,深深扎根于印度社会的不平等性,要想根本解决有待于制度上、文化上和观念上的进步,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喜的是,在城市,在教育程度高的人群中,古老的嫁妆习俗已经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真正的爱情。“尼莎事件”后已经有3 个姑娘勇敢地站出来公开对过分索要嫁妆的夫家说“不”,相信这样的“尼莎”会越来越多,毕竟教育是一剂扫除愚昧的良药,它教会人们平等的价值和婚姻的真谛。
(驻印度使馆供稿, 2003年10月)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