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音乐断想
杨洋
2005-06-16 00:00

       

        在世界民族音乐的百花园中,印度音乐堪称一种历史悠久、传统丰厚、特色鲜明的音乐,它在几百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下不仅没有被同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较完整地保存下来,而且反将某些欧洲乐器同化为自己的民族乐器,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化史和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让人啧啧称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稍有音乐常识的人,几乎都可以轻易辨认出印度乐曲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她的鲜明特色。

        印度音乐最大的特色,就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调式和节奏。其实并非只有中国人作诗才讲究韵律,印度音乐的节奏感就得益于自古以来印度诗人对诗的韵律讲究。因此,印度人秉承了老祖宗的传统,对于节奏的感觉非常敏感和熟悉,很容易就能将歌词或诗歌配上音乐而演绎,反之亦然。印度音乐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她的装饰音必不可少,婉如漂亮的印度妇女,身着艳丽莎丽,头戴珠光宝器,光彩照人,明媚夺目。恰如印度古代名著《乐舞论》中所述,“一首旋律没有了装饰,就好象夜里没有了月亮,河里没有了流水,树上没有了花朵,妇女没有了珠宝”。正是这种浑然天成却又精妙异常的自然“过渡”,使得印度音乐呈现出轻微起伏、精巧典雅的螺旋式特色。

        印度音乐起源于一部古老的经典《婆摩吠陀》中的美丽神话,印度人将湿婆(Siva)推为音乐之父。如同其他民族音乐一样,印度音乐自成风格,强烈反映出其风土民情和生活形态。她的独特风貌与她的文化息息相关。印度半岛的人种、宗教和文化就繁杂性而言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印度历史上长期受到各种外来民族的侵略,印度音乐正是在漫长的岁月里,与这些外来文化兼并交融,逐渐形成现在这样独具一格的风格。她极富宗教性,一如印度文明崇尚精神与心灵。我们知道,宗教是印度人生命的归依,印度音乐的宗教色彩神秘而入世,对音乐的演绎,正是印度人内心的呼唤,仿佛在向遥远渺茫的宇宙呐喊。印度音乐复杂、神秘而多样化,具有冥思奇想的特色。她线条虽不太规则,音色懒洋洋,却拥有空灵到深不可测的感染力。有些节奏强烈、感情炽热的印度音乐,甚至有相当浓厚的宫廷贵族无上权威的味道,给人一种霸气十足的感觉。如果你细心聆听,你会发现印度音乐那如怨如诉、绵延不绝的旋律,竟能如波随形、蜿蜒前进。

        听那余音绕梁、婉转曲折的西塔尔和维纳琴声,那幽噎多变、呜咽欲泣的笛声,那铿锵有力、音色多变的鼓声,那无穷无尽、各式各样的滑音,那妙趣横生、变化无常的即兴哼唱,仿佛在眼前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印度风情画,岂不美哉?真是“此曲本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听过印度音乐,我想我们才能更好理解何为常说的“韵味”,何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驻印度使馆供稿, 2004年10月)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