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化宗教中的民族凝聚力
郑清典
2005-07-18 00:00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被称为“人种博物馆”。其中较大的民族有十几个,较小的民族也有几十个,且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传统和风俗。印度还是一个多宗教、多种姓的国家,除印度教、穆斯林、锡克教、耆那教和佛教外,世界上其他各大宗教在印度都能找到它的信徒。三千多年前产生的种姓制度,把人们按不同职业分工划分成高低贵贱不同的等级,世代相传,终身不变。          
        在经历数千年历史变革之后,这种多元文化使印度民族呈现出自由涣散、我行我素,甚至是一盘散沙的现象。即使是在当今印度,你也不难发现这种现象似乎无处不存在。但是,印度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和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它又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特别近些年来,印度社会基本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已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那么,推动印度社会前进和产生印度民族凝聚力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仅从印度文化和宗教的历史演变过程作些探讨。

        历史根源
        翻开印度的历史,外来民族对这个国家的入侵会十分的醒目,波斯、匈奴、阿拉伯、伊斯兰、突厥、英国等都曾染指印度,并在这块沃土上掠夺财富和繁衍生息。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了印度的大部分土地,使孔雀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佛教亦逐渐演变为世界宗教,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相对统一。此后一千多年,印度基本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十六世纪初,莫卧尔人乘印度分裂之际,南下侵入印度,建立了印度史上著名的莫卧尔帝国,实现了第二次相对统一。十七世纪初,英国殖民者侵入印度,经过二百多年的各个击破和分而治之,英国人于十九世纪中叶正式统治了印度,建立了“英属印度”。
        综观上述历史发展趋势,印度总体上是处于分多于合,合中有分的状况,而且每一次分或合都与外来入侵密切相关。但是,在历次民族整合当中,印度始终是印度。前往西天取经的我国著名僧人唐玄奘曾作过的这样描述,在那里,虽然人们的肤色有黑有白,他们都是印度人;虽然小国众多,土邦林立,它们都属于“五印度”(我国古代对印度的一种习惯称谓)。这就是说,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已历史地形成了一种地缘观念,而生活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已经具有了一种很强的认同感。不仅他们都把自己当作印度人,而且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也都把他们看作是印度人。

        文化根源
        文化根源是形成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凝聚力说到底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和一种无形的文化链接。
       印度文化有两大基本特征,即它的多样性和宗教性。印度文化基本上属于宗教文化。目前,印度99%以上的人都是宗教信徒,且83%的人信奉印度教,无神论者极少。在纷繁复杂的印度文化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印度教文化,它贯穿了印度文明史的始终。
       印度教是公元前2000年随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而兴起的。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间,逐渐演变成吠陀教,最后发展成婆罗门教,即今天的印度教。印度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体,既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哲学和生活方式。印度教哲学五花八门,派别众多,但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万物有灵,二是轮回转生,并宣扬因果报应。该教认为,生命不是以生为始,以死告终,而是无穷无尽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段生命都由前世所为而加以限制和决定。一个人的善良行为能使他升天,邪恶行为则能令他堕为畜类。因此,个人必须通过修行和积累功德才能认知梵、回归梵,与梵合一。“梵合同一”是印度教哲学理论的核心,更是印度教徒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由于有了这种追求和信仰,因此,绝大多数印度教徒在精神与物质这个哲学根本问题上表现出重精神轻物质的倾向,这也决定了他们最基本的价值观。印度国父圣雄甘地主张以东方精神文明战胜西方物质文明、著名诗人泰戈尔的精神圆满,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精神境界,都是这一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正是在这种宗教文化的带动下,形成了印度民族性格热情奔放、善于言辞、长于思辩、富于幻想和时间观念差、动手能力不强的特点。同时,宗教文化形成的价值取向,又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行为方式,使印度的文学艺术表现为浪漫、神秘和超现实。
       总之,印度教的这种人生哲学和价值观,经过千百年历史的演变,已得到绝大多数印度人的彼此认可,是印度民族凝聚力的主要内在因素。

      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一种封建等级制度,它产生于公元前1000年前后的吠陀时代。最初的种姓制度是早期社会分工的具体表现。掌管知识和文化的祭司阶层被称为婆罗门,掌管政权和武装的阶层被称作刹帝利,掌管商业、贸易的阶层被称为吠舍,手工劳动者被称为首陀罗。由于这种制度被写进宗教圣典,因而被固定和规范起来成为宗教信条而深入人心,成为各层次人们不可抗拒的天职。
      数千年来,种姓制度虽屡遭人民的反对,但却愈演愈烈,根深蒂固,并且还衍生出无数亚种姓和次种姓。尽管不同种姓人之间存在着深刻的隔阂,歧视和不平等,但由于深受宗教的束缚,他们之间总体上能安分守己,一般不会起来反抗。特别是那些低种姓的人,在他们看来,主要是由于自己前世做造的业因才导致了今天的果报,因此只有修好今生才能有来世的幸福。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人们都恪守种姓的规范,认认真真做好份内之事。尽管种姓制度给印度政治带来诸多矛盾,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妇女地位低下,是造成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但这把“双刃剑”,同时也使得古印度即构筑起来的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不仅得以延续,并且维持着印度社会的相对的稳定与和谐。它事实上也是形成印度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不管种姓间有多大矛盾、隔阂与歧视,但人们总体都能统一于已经成形的社会框架中,并使之持续运转。
      总之,民族凝聚力既来自于文化宗教范畴,很大程度上也属于政治经济范畴。除上述三种文化范畴内的因素外,今天印度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同样也是与印度政治、经济变迁、与印度进步力量的成长壮大、与印度反帝、反殖的民族斗争及复兴经济争当世界大国等等均是密切相关的,但本文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驻印度使馆供稿)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