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志荣: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2009-10-23 01:00

  2000年,中国政府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藏和西部其他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近十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级地方政府及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努力下,西藏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在实现跨越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西藏发展的支持力度

  西藏既享有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同时,中央又根据西藏实际,赋予西藏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为促进西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一是采取综合支持政策。2000年,国务院明确了对包括西藏在内的西部地区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等具体支持政策。2002年,国务院制订了在财政、金融、投资等方面制定了50条对西藏实行的优惠政策。2006年,国务院制定了加快西藏发展维护西藏稳定的40条优惠政策。2008年,国务院进一步制定了近期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7个方面政策,决定从财政支持、促进旅游等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的修复和建设、对口帮扶等方面对西藏给予特殊支持。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央通过扩大财政转移支付、增加建设资金安排等措施,加大对西藏和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从2001年到2008年的8年中,中央财政对西藏的转移支付累计达到1541亿元,占同期西藏总财力的93.7%。也就是说,西藏每花100元人民币,有90多元是来自中央的支持。中央累计安排西藏各类建设资金910亿元,占西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以上,西藏的交通、水利、市政、教育、卫生、文化等公益性设施,主要由国家投资建设。同时,全国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各省市、中央国家部委、中央骨干企业加大支援力度,2001年以来累计落实援助资金超过100亿元。

  三是优先安排重大建设项目。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央每年支持西部地区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青藏铁路、林芝机场、拉萨柳吾大桥、直孔水电站等列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建设项目。2001年6月,中央政府确定在2001-2005年期间,中央安排西藏投资312亿元,建设117个重点项目;各省市安排对口支援资金10.6亿元,建设70个重点项目。2007年1月,国务院确定2006-2010年期间支持西藏建设18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097亿元,其中“十一五”规划期间投资778.8亿元,到目前为止,已有172个项目开工建设。

  二、西部大开发成为推动西藏发展的强大引擎

  西部大开发成为推动西藏发展的强大引擎,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西藏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5.91亿元,是2000年的2.5倍,年均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861元,是2000年的2.3倍,年均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4.9亿元,是2000年的4.6倍,年均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3.33亿元,是2000年的4.6倍,年均增长21%。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三一二”到“三二一”的重大转变,由2000年的30.9:23:46.1调整为2008年的15.3:29.2:55.5,呈现出一产稳步发展、二产明显提高、三产快速成长的良好态势。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旧西藏没有一条公路,更没有铁路和机场。2001年6月,举世瞩目的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开工建设,经过5年多的艰苦努力,攻克了高原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建设难题,于2006年7月全线开通试运行,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打开了雪域高原走向繁荣发展的 “幸福天路”。2008年,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13万公里,比2000年增加2.88万公里,增加了128%;其中黑色路面达到4807公里,比2000年增加3070公里,增加了177%。目前西藏已有拉萨、昌都、林芝3个机场,阿里机场正在建设,将于2010年通航。如今,西藏初步形成了由公路、民航、铁路和管道运输组成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西藏骨干电源点的建设进度加快,昌都金河(6万千瓦)、拉萨河直孔(10万千瓦)、阿里狮泉河(0.6万千瓦)、林芝雪卡(4万千瓦)水电站建成发电,林芝老虎嘴水电站(10.2万千瓦)将于2010年建成发电。2008年,西藏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1.6万千瓦,比2000年翻了一番,电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满拉水利枢纽,满拉、墨达、雅砻三大灌区及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加强。西藏最大水利工程旁多水利枢纽今年开工建设,设计库容11.7亿立方米,灌溉面积4.5万公顷,电站装机容量12万千瓦,投资40多亿元。

  信息化快速发展,实施了宽带通信推进工程、移动通信网广覆盖工程和村村通电话工程。2008年底,西藏长途光缆总长度达2.3万公里,比2000年增加近1.8万公里;电话用户累计155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5部/百人,是2000年的11.7倍。

  西部大开发以来基础设施条件发生的巨大变化,使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了有效缓解,为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扎实推进。西藏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在西部大开发中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优先位置,2001年到2008年共投入65亿元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5个,保护区面积占西藏总面积的34.4%。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造林1.7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5.7万公顷;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停止了工程区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对120万公顷天然林实行了常年管护;实施退牧还草工程,306万公顷天然草场得到保护与恢复。在国家指导下,《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已经编制完成,项目总投资155多亿元,这将对长期改善西藏生态环境基本条件起到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促进西藏可持续发展。

  (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大幅改善。2000年到2008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448元增加到12482元,年均增长8.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1331元增加到3176元,年均增长11.4%,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通过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贫困发生率由2000年的67%下降到2008年的10.5%。

  通过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完成22万户农牧民安居房建设。解决和改善了145万多农牧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建设了11.2万座农村户用沼气池。

  青藏铁路通车以来,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区接待旅游者人数由2001年的68.6万人次快速增加到2007年的402万人次,今年1到8月已达到409万人次,突破了2007年的总数。

  2004年至到2007年,西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由30.9%提高到90.2%(目前已达到93%);扫除文盲的人口覆盖率由59.7%提高到95.6%。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使90%的农牧民听上广播、看上电视。

  总之,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十年,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乡面貌涣然一新。西藏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超过85%的面积处于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含氧量和气压不到平原地区的2/3,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经济建设综合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0%以上。在这样的条件下取得这么大的发展成绩,实属来之不易。

  女士们、先生们,由于西部地区地处边远、自然条件差、发展基础薄弱,西部大开发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央政府将继续关心和支持西藏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西藏交通、水利、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使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