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成西藏农牧民脱贫致富“加油站”
2009-11-05 14:02

  自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金融机构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直接为西藏农牧区服务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分行长期深入西藏农牧区,对“三农”信贷服务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科学决策,经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如今,在国际金融危机严峻考验下,农行西藏分行成功开辟出一条符合西藏“三农”工作实际和特点的小额信贷之路,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小额信贷为西藏农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加油站”,为西藏农牧区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深入调研问诊“农牧区贷款难”

  作为直接为西藏农牧区服务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分行长期以来担负着服务“三农”的重要金融工作任务。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在西藏的不断深化,农牧民从事第一产业外的生产经营观念日益活跃,经商、办厂、搞运输等经营活动所需资金不断扩大,农行西藏分行在工作中逐步意识到其在农牧区的贷款渠道和方式存在种种障碍。

  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分行副行长支章介绍,“十五”后期,特别是中央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农行西藏分行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工作力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了制约西藏农牧区贷款难的一些原因和问题。

  西藏农牧民抵押物品欠缺是造成农牧民贷款难的主要障碍。“十五”后期,农牧民贷款热情很高,但当时农户贷款余额不到两亿元,当时贷款必须具备5种担保条件,但这些要求西藏农牧民基本做不到。随着担保法、商业银行法的出台,贷款条件开始越来越严格,因此没有担保抵押的农牧民贷款越来越难。

  而银行业包办客户造成贷款承载主体出现问题,造成贷款被“砸”现象的出现。2000年开始,农行西藏分行深入广大农牧区进行调研,寻找贷款难的根源。

  支章说,当时他们在西藏推出的“1123”工程,出发点是好的,即在全辖范围内开展了加快脱贫步伐的“1123”工程:每个营业所帮助一个村脱贫、每个县支行(办事处)帮助一个国有企业或乡镇企业、每个地市行(部)有重点地支持两家国有骨干企业扭亏增盈,区分行选择三个对全区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规模较大的国有工业骨干企业、矿业开发项目或公司+农户式的联营企业予以重点支持。

  “但后来发现,这个贷款主体没有落实到老百姓头上。银行出面办理,信贷人员当老板,老百姓闯市场,但银行的任务是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而不是为客户包办,我们是为客户生产经营提供金融服务,而非包办。尽管银行是一片好心,但包办的结果,组织形式上出现偏差,承载主体上出问题。”

  支章说:“西藏昌都、那曲等地贷款‘款砸’现象比较突出,很多人认为西藏农牧民不讲信用,特别是在索县、巴青信贷扶贫后贷款基本上砸了。”据他介绍,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地方扶贫贷款政府包办,上项目,但老百姓不知道这个钱用到哪里去了,最后贷款“死”在项目上。

  当时农发行发放了1.4亿元贷款资金,有7000万“死”在项目上,一分收不回来。后来,农行西藏分行学习农行广西分行贷款证的推行办法。

  80年代,其实西藏也搞过一次贷款证。当时有一个最大的背景是人民银行在全国推行小额信贷,最开始是浙江、安徽等省做小额信贷试点,中央也在推广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内地很多地方采用孟加拉模式:河南商洛小额信贷,当时人民银行牵头各家商业银行在积极摸索。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尝试。

  “西藏也计划推出小额信贷。我们认定西藏的小额信贷担保抵押设计再大,可能更多的是虚的。”支章说,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根据信用评级,那么西藏老百姓具不具备这样的信用呢?后来,农行西藏分行在西藏部分地区做了调研。将索县、巴青、与昌都丁青同步,芒康、江达发放小额信贷试点,然后做比较,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昌都丁青县,一直贷款发放量相当大,而且农牧民很讲信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要工作跟得上,我们老百姓是讲信用的。”

  科学决策制度创新探索西藏特色小额信贷之路

  如何用科学决策,制定有效的制度保障措施,是建立健全可行的信贷管理制度的前提。

  农行西藏分行行长米玛旺堆说:“其实我们也知道小额信贷里面的风险,关键是用科学的制度堵住不讲信用的现象。”

  西藏小额信贷从2000年开始做准备,2001年正式推广,2003年5月,农行西藏分行首次启动信用乡镇村建设。2005年4月又做了一次调整,同时推出“钻石卡”。

  办好小额信贷业务,规避信贷风险是根本要求。农行西藏分行在认真研究了国内外有关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为首先要建章立制。小额信贷业务起步之始,农行西藏分行就出台了《农牧户贷款证管理办法》,其特点是,拥有金卡、银卡、铜卡的农牧民分别可以获得最高限额为10000元、6000元和3000元的小额信用贷款,并“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还对直接发放给农牧民的小额信用贷款和扶贫贷款不执行加罚息制度,对持铜卡的农牧民贷款一律执行扶贫贷款利率,允许对因自然灾害和农业欠收等客观原因造成贷款暂不能偿还的农牧户实行贷款展期。

  另外,农牧民获取《农牧户贷款证》后,还要定期进行年检,根据年检结果调整贷款证信用等级或收回贷款证。在《农牧户贷款证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随后又出台了《信用乡(镇)、村评定办法》等多个制度办法,规范了小额信贷、信贷扶贫等业务的运作流程,规范了基层员工的行为,为小额信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农牧户贷款证管理办法》制定后,还广泛征求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和农牧民群众的意见,与时俱进地不断加以完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牧区信用意识的增加,部分农牧民反映小额信贷额度较小,对生产起不到较大作用,针对这一问题,2003年,对《农牧户贷款证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款进行了修改,对被评定为信用乡镇、村范围内的农牧户所取得的贷款证额度进行了适度提高,其铜卡、银卡、金卡额度分别提升到5000元、10000元、20000元。

  明确信用等级评定程序,提高透明度。农行西藏分行在各县支行、营业所成立了由县支行、营业所、乡(镇)村干部和农牧户代表组成的农牧户资信评定小组,每年评定一次,次年年审,对符合升降条件的及时进行等级调整。

  规范发证放贷程序,明确业务流程。即农牧户申请→营业所信贷员调查并提出初评意见→营业所资信评定小组初审→县支行资信评定小组审核并确定信用等级→营业所组织发证到户→农牧户持证逐笔办贷→营业所信贷人员批准发放贷款。

  米玛旺堆说,西藏小额信贷与内地有所不同。第一,金额大。内地贷不到这么多。第二,覆盖面广。2008年,西藏小额信贷覆盖率达到近90%。第三,高资产质量。刚开始贷款压力大,每次开小额信贷风险分析会议,大家都有“不同声音”,不过,经过10年的小额信贷之路,我们对老百姓的信用评级有了新的认识,过去砸的多,主要是信贷管理跟不上。

  农牧特色信贷成为促增收、保稳定的金融引擎

  藏族农民达桑是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分行的钻石卡用户,他通过20万元小额信贷,办起了水泥预制板厂和砂石厂,住进了藏式别墅,开上了小轿车。如今,越来越多的西藏农牧民通过小额信贷致富奔小康。

  “我们厂生产的水泥预制板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西藏曲水县南木乡江村藏族农民达桑兴奋地告诉记者,他们厂每年还产水泥500吨,年销售纯收入达到20万元,并为100余名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然而,20年前,达桑一家六口人靠种16亩青稞地艰难为生。“那时候,过年都没有一件好衣服穿。”回首往事,达桑感慨不已。

  1984年达桑开始到拉萨打工。2007年是达桑人生的转折点,聪明能干的他组建了一个建筑施工队,同时还开办了水泥预制厂和砂石厂。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工厂发展的最大瓶颈。通过朋友介绍,达桑得知农行有小额信贷政策。通过申请,达桑获得了农行小额信贷三星级钻石卡用户的授信,顺利地贷到了20万元资金。

  “贷款解了燃眉之急。”达桑说,之后,他投资10万元办了一家砂石厂。

  如今,达桑开着一辆三菱越野车奔波于拉萨和曲水之间。在拉萨他住在一座豪华的藏式别墅里,而在老家南木乡江村,他还有一套别墅。

  达桑说,他获得了建设部门颁发的《西藏自治区农牧民建筑施工队资质证书》,准备建一个农牧民建筑有限公司,计划注册资金350万元。

  “通过小额信贷致富奔小康的大有人在,有人的资产达到了上千万元。”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分行营业部“三农”金融部经理次仁罗布说,对于资产达到一定规模的农牧民企业家,农行可以为他们办理金额达200万元的商业贷款。

  为适应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农行西藏分行在西藏范围内再次提高了“三卡”信用额度,并针对农牧区涌现出的农牧民致富带头人,推出了农牧户贷款“钻石卡”,对生产经营形成一定规模的农牧户进行评级授信,并予以重点支持。

  随着农牧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农行西藏分行原定“三卡”贷款额度已不适应当前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形势。据农行西藏分行介绍,如今,农行西藏分行“三卡”(金、银、铜)的信用额度分别为:铜卡3000元至6000元,银卡6000元至10000元,金卡10000元至20000元。而被评为信用乡镇村的农牧民“三卡”信用度分别提高到铜卡1万元、银卡2万元、金卡3万元。“钻石卡”的信用度分别确定

  为一星级钻石卡10万元、二星级钻石卡15万元、三星级钻石卡20万元。

  小额贷款的成功推行使中央赋予西藏的金融优惠政策惠及农牧区千家万户,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的安居乐业,很多农牧民跑起了运输,开起了小店,办起了小型企业,盖起了新房,不仅实现了脱贫,更过上了富裕的幸福生活。截至今年6月底,农行西藏分行的小额信贷“四卡”(钻石卡、金卡、银卡、铜卡)发放量达37万多张,小额信贷贷款余额达34.6亿多元。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