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人民是兄弟”的真实感受
----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一行访问印度北部三邦
2005-06-30 00:00

  在经历了数月的炎热酷暑之后,印度的北方终于迎来了第一场从印度洋飘来的季雨。凉爽的天气让人欢欣,让人陶醉!但是更让中印两国朋友们欢欣和陶醉的是那片“中印人民是兄弟”的真情厚意。

  应印度友协国际团结基金会邀请,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夫妇及使馆工作人员一行于6月24-26日访问位于印度北部的旁遮普邦及哈里亚纳邦首府昌迪加尔、喜马偕尔邦首府西姆拉两市。所到之处,孙大使一行无不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无不感受到了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之情。在印度友人的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之下,这次访问取得圆满成功。

  北方大地 富饶美丽

  第一场季风雨的到来将印度北方的大地洗刷的分外翠绿。绿油油的稻田和成熟待收的甘蔗,新建的工厂,漂亮的住宅,一切都在向人们展示,这里人民的富庶与勤奋。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是印度北方最富饶的地区。旁遮普邦主要是以锡克教为主的地方。这里的土地和人口都不足印度的2%,但是农业发达,被誉为印度的“粮仓”。这里生产印度42%的大米,和52%的小麦。近年来,旁邦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生产,大力扶持纺织、纺织制造业等企业。哈邦为新兴工业区,是印北方交通中枢,地理位置重要。邦政府加大对高新技术领域投资,印中央政府批准在哈邦设立占地1400公顷的经济特区,使之成为各大跨国公司落户之处。

  作为旁邦和哈邦的两个邦政府的所在地的昌迪加尔,是一个只有50年历史的新城。这里秩序井然,绿树成阴,环境优美。从该城向北,不出十几公里,便来到喜马拉雅山脚下。再顺盘山道而上,约百公里处就来到山城西姆拉,一个已有二百年的历史小城,曾是英国殖民时期的“夏都”,现为喜马偕尔邦首府。山城以典型的新哥德式建筑风格为主,星罗棋布的房屋依山势而建,远处眺望,仿佛一座神话王国。

  印度北方秀色可餐的景色让人留连忘返。

  会见政要 加强交流

  北方三邦的政府主要领导对孙大使此次访问极为重视,哈里亚纳邦邦长凯达瓦、旁遮普邦首席部长阿·辛格和喜马偕尔邦首席部长博达·辛格分别会见了孙大使一行,对孙大使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

  三邦的领导一致对中国近年来所取得的经济发展表示由衷钦佩,真诚地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到印度北部来投资。

  哈里亚纳邦邦长凯达瓦引用了圣雄甘地的话赞扬说,“如果要求知,必须去中国。”他还对最近温总理对印度的访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温总理访印,克服了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的障碍,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印关系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孙大使会见哈里亚纳邦邦长

  旁遮普邦首席部长阿·辛格非常希望中国有关部门同旁邦加强合作。他介绍说,旁邦的水果和蔬菜已远销欧洲,中国人民也一定会喜欢这里的农产品。他欢迎中国代表团多来旁邦考察。

孙大使会见旁遮普邦首席部长阿·辛格

  喜马偕尔邦首席部长博达·辛格坚定地认为,“中印都是亚洲大国,两国的合作发展定能改变世界。”

孙大使会见喜马偕尔邦首席部长博达·辛格

  在同三邦的领导们会见中,孙大使全面、深入地向印度朋友介绍了温总理4月访印的成果。孙大使说,中印两国山水相连,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人民之间世代友好。今年中国总理温家宝访印期间,两国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两国宣布2006年为“中印友好年”,中印双方将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加深彼此了解。孙大使特别强调,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协议的内容付诸实施。印度在软件业方面有很多优势,而中国是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两国如果能够将两方面优势结合起来,就能提供世界级的产品和服务。孙大使的话得到印度朋友的广泛认同。

  大使演讲 会场爆满

  一路上,孙大使在各地多次应邀向商界人士发表即兴演讲,每次的演讲都座无虚席,场场爆满。

  在印北部地区最大商会PHDCCI举行的题为“中印经济合作的机遇”的经贸研讨会上,当孙大使告诉印度企业家朋友,他们将最多在五天内就可以拿到去中国的签证,急需时可以在3小时内拿到的时候,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孙大使在演讲中说,目前许多中国企业都希望来印度投资。现在印度已经有49家中国企业,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他此行来访的目的,就是希望印度北部的企业家和各界人士更多了解中国,他还将推动更多的中国企业家和新闻媒体了解印度北部,推动双边经贸的发展。孙大使的话使印度朋友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孙大使特别强调了中印之间的旅游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旅游业还将对两国进一步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提供助力。他还建议印方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旅游业的发展。

  企业家们为孙大使广博的经济学识、亲和的个人风范深深吸引。他们就如何发展中印经贸合作,积极向孙大使献言献策,场面热烈。

  媒体云集 关注中国

  孙大使此次应邀访问印度北部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让人始料未及。除举行专门的记者招待会外,为满足新闻媒体的要求,孙大使不顾旅途劳累,尽可能满足各家媒体提出的专访要求,先后接受了《印度时报》、《印度快报》、《论坛报》、印度国家电视台等近十家新闻媒体的专访。

  记者关心的问题十分广泛,包括:中印政治、经济合作、“入常”、“中印反恐合作”及旅游业的发展等。当有记者问到孙大使来印度当大使的感受时,孙大使坦言回答,“能够代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到另一个有10亿人口的大国担任大使,他觉得非常幸运,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希望能广泛接触印度各界朋友,挖掘合作潜力,谋求共同发展,使中印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关系更加紧密,更持久。”

  访问期间,各家媒体共发表了十多篇相关报道,赞扬中印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强调中印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印度时报》、《印度快报》以《中国开发印度北部贸易机会》、《中国大使强调中印合作》、《“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合作》等标题进行跟踪报道。

  为配合此次访问,使馆还特地为孙大使一行准备了数百本发送给当地新闻媒体的介绍中国的有关书刊及光盘。本以为足够发放,但当行程刚过半时,专刊及光盘就已被索要一空。

  警车开道 “闯入”军营

  孙大使一行此次访问约有600多公里的行车路程。其中有一半是山路,行车全程受到了特殊规格的礼遇。为了孙大使一行的安全,三个邦政府都出动警察迎送。一路上,警车在前鸣笛开道,警车上是全副武装的警察。这些警车每几十公里,就交接一次。全程下来,共动用了各地警车约30辆之多,警察约百余人。

  最令人感动的是,当孙大使一行的车在一段国家公路上遇交通阻塞无法前行时,竟然在开路警车上的带领下,堂而皇之地驶进了印军西部军区司令部的院内,借道数公里,绕开了堵车的路段。陪同孙大使一行的一位印度朋友也感叹道,“中国外交官进入军事重地这还是第一次,这说明我们两国的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中印两国是真正的兄弟。”

  七旬老人 令人感动

  孙大使一行访问期间,有一位满头银发的印度长者始终出现在各种场合,负责安排和协调各场活动。他就是一生致力于中印友好印度国际团结基金会秘书长阿尼尔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印友好的阿尼尔先生今年已70高龄,但是为了安排好此次访问,他不辞辛劳,一路陪同。

  国际团结基金会为印民间友好组织,总部设在新德里,在全国各地多个省会设有分部。其成员大多是中小企业家及商人。但其毕竟是民间组织,安排孙大使一行访问北部三邦,其困难可想而知。但是,正如阿尼尔先生自己说得那样,“为了加强中印两国之间的沟通与了解,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这一点因难算不了什么。”

  据事后了解,阿尼尔先生早在访问开始前的一周就放下了手中的一切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了安排接待孙大使一行访问北部的工作。为将接待工作做得更好,他还要求各地分会人员事先到孙大使要去的每一地方进行实地考查,从饮食起居到出行的路线。

  为了充分体现中印两国人民的友好将世世代代发展下去,细心的阿尼尔先生还特意在访问中为孙大使夫妇安排了一场非常有意义活动——在喜马拉雅山上种下友谊树。他说,希望这两棵树象征中印友谊的树苗在喜马拉雅山上茁壮成长,共同见证“中印人民是兄弟”的美好未来。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