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寻佛
————孙玉玺
2006-08-03 00:00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宗教,信教人口近40亿,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我认为,外交官必须学习一些宗教知识,以恰当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我尊重所有宗教,但我与信教者有一点根本的不同认识:多数信教者认为上帝创造了人;而我认为人创造了上帝。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发起“玄奘之路”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我借参与准备工作之机,遍访四大佛教圣地。我的最大收获是:看到了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成功地将自己创造成为上帝的过程,即修炼成佛。

蓝毗尼——悉达多诞生

  蓝毗尼(Lumbini)现在仍是尼泊尔南部一处清净园林,距尼印边界约五公里。整个园区占地770万平方米,分为三个区:摩耶夫人祠、菩提树、水池、阿育王石柱等古迹构成园林区;各国佛教组织兴建的寺庙为寺院区,包括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缅甸、斯里兰卡等不同风格的佛寺,以及以保护圣地为目的的绿化区。

  我来蓝毗尼地主要目的是了解佛陀诞生的故事,请了蓝毗尼博物馆的馆长为我导游。关于佛陀的出生年有多种说法,馆长认为是公元前624年,现在世界各主要佛教组织纪念佛陀诞辰活动均以此年代为准。当年的蓝毗尼属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u)。佛陀的父亲姓乔达摩(Gautama),是该国的国王,号称“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Mayadevi),均为婆罗门教(即后来的印度教)教徒,属于刹帝利种姓。佛陀出生后,父亲为其取名悉达多(Siddhartha)。因此,佛陀作为历史人物,其俗家名字为悉达多·乔达摩。该国人属释迦族(Shakya),所以当时人称“释迦牟尼”(Shakyamuni),意为:释迦族的智者。后来佛门弟子称其为“佛”或“佛陀”,意为“觉悟者”。

  走进园林区,首先看到的是摩耶夫人祠。祠形如一白色圆塔,在万里晴空衬托下,显得无比圣洁。祠内有一黑一白两幅石浮雕,描述了摩耶夫人生下佛陀的场景。我与导游认真探讨,可信的故事梗概是:摩耶夫人产期临近,按当时习俗回娘家分娩,途经蓝毗尼园,因天气炎热,到水池沐浴解暑,走出池塘后在菩提树下临盆。佛陀诞生后亦用池水沐浴。佛陀诞生的故事没有当时的文字记载,多为口传。佛陀过世数百年后才在佛教经文中有描述,加进了许多宗教神秘色彩。后来又广泛流传,越传越神。唐僧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有一段很具体的描写,我改写成白话文如下:

  来到蓝毗尼园林,有一处释迦族人沐浴的池塘,池水澄清皎洁,静如明镜,池周围各种鲜花盛开。池水约二十四、五步远的地方有一棵菩提树,即佛陀诞生之处。再向东有后来阿育王所建之塔。佛陀一生下来,不用人扶就会走路,向四方各走七步,开言说道:“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佛陀每步所踏的位置都长出巨大莲花。当时从地下踊出两条龙,飞到空中,分别喷出冷水和暖水,为佛陀沐浴。佛陀是夫人右肋生出的,当时有四大天王献上金色的棉布衣服,将佛陀抱至一张金桌子上,对母亲说,“夫人诞斯福子,诚可欢庆,诸天尚喜,况世人乎?”在四天王抱佛陀的地方,阿育王后来建巨大石柱为证,柱上雕石马。多年以后,有恶龙用雷击损石柱,石马坠地。附近还有一条河流向东南,当地人称油河。摩耶夫人生育时,上天为她造化池塘,供光润澄清之水,使夫人洗去风尘。至今那水还有滑腻腻的感觉。

  今天来到蓝毗尼园,玄奘当年所描写的菩提树、水池、小河、泉水、石柱均在。柱上石马没有了,柱体上有一道裂缝。石柱离地三米高处有阿育王留下的铭文,译文大意为:

  阿育王于灌顶之第二十年亲自来此朝拜,因此处乃是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地,兹在此造马像,立石柱以纪念世尊在此诞生,并特谕蓝毗尼村免除赋税,仅缴收入的八分之一。

  关于佛陀是摩耶夫人右肋生出的说法,我当然是不相信的,因为当时不可能有剖腹产的医术。我在印度教的传说中找到了这种说法的依据。印度教将人分为四个种姓:第一种姓是婆罗门,传说生自神的头脑;第二种姓是刹帝利,传说生自神的身体;第三种姓是吠舍,传说生自神的上肢;第四种姓为首陀罗,传说生自神的下肢。此外,还有不列为种姓的“贱民”,传说为神的排泄物。由于佛陀的父母均为印度教中的刹帝利种姓,右肋出生之说很可能由此而来。

摩耶夫人在池中沐浴后在树下生佛陀

  悉达多出生后作为王子,自然有很多人赞美他如何聪明。宫廷里的婆罗门大师更断言他有慧根,将来会出家修成圣人。净饭王当然希望他继承王位,而不是出家。于是除了学习,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做,也很少让他出王宫接触民间疾苦,努力使他的生活过得优裕快乐。16岁时,早早地为她娶了表妹耶输陀罗(Yashodhara)公主。28岁时,公主为他生了一个儿子。然而,富贵和安逸不仅没有使他感到满足,反而令他厌烦。一次偶然机会,他目睹了辛劳的农夫、老人、病人及死人,这使他陷入沉思:人们无论怎样辛苦劳作,都不能避开生、老、病、死。

  后来一位弃世修行者告诉他:出家修行是脱离人间无穷无尽的烦恼与痛苦,超出生死轮回的唯一途径。他听后毅然抛弃荣华富贵和娇妻幼子,独自离家出走。据说,他出走后还曾传话给父亲转告所有亲人:不要为他出走难过,应该为他感到高兴,因为他出家修行的目的如获成功,能使普天之下所有生灵都脱离苦海,永享极乐。

菩提迦耶——悟道成佛

菩提伽耶中华大觉寺

  悉达多离家后,首先脱去王子的锦袍玉带,与人交换了麻衣草履,为了使单身汉生活方便,免去每日梳洗的烦恼,请人帮助剃光了满头长发。他一路南行,过了恒河,曾先后拜了两位婆罗门修行者为师。但他们的说教仍然难解其心中之谜。他在摩揭陀国(Magadha)的首都王舍城(Rajagriha)外独自修苦行和禅定,甚至每日仅服一麻一米,虽做到了饿其体肤,苦其心志,但仍不能达到领悟。当他瘦得皮包骨头时,他认识到: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则一切都无从谈起。于是他放弃了绝食苦行,在尼连禅河(Nairanjana)沐浴之后,接受了牧女供献的乳糜。他的体力得到恢复之后来到伽耶(Gaya)城南约10公里的一颗菩提树下坐禅。他立下誓言:不成正觉不起此座。经历49天的冥思苦想,他觉悟成佛了。

摩诃菩提寺古老的围墙

摩诃菩提寺螺塔

  我抵达菩提伽耶(Bodh Gaya)时值黄昏,菩提伽耶的中心是摩诃菩提寺(Mahabodhi Temple)。寺内寺外点燃了数千盏油灯,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僧人操不同语言诵经念佛。到此举世敬仰的佛门圣地,立即令人肃然起敬。主体建筑是典型印度风格的螺塔。据博物馆里的史料记载,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最早在这里建寺,原为一圆形佛塔。7世纪改建成现在的尖细金字塔形状。12世纪曾被穆斯林捣毁。14世纪又被缅甸国王修复,并在围墙四角各建一个小塔。形似主塔,呼应而立。后来,因发洪水,塔身被泥沙埋没数百年。现在,保留下来最古老的部分是正面和两侧的围墙,是在公元前1世纪扩建的,围墙石壁上雕有很多莲花瓣构成的圆盘图形,以及描述佛陀生活故事的浮雕。寺内供有金身佛陀像一尊,法相庄严,光彩照人。摩诃菩提寺的灵气来自后院的菩提树。据寺内僧人讲,佛陀悟道时的那株原树,曾被阿育王王后派人砍断,原因是她气愤阿育王热衷佛法,不理后宫。后来阿育王用牛奶浇灌使其复生,并派专人守卫。阿育王之子曾采其枝,移植斯里兰卡,以感化当地人皈依佛教。复生的原树若干年后枯死。现在的树是1870年重建时,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从移植的树上采枝重栽,现在的树又已经枝繁叶茂,根盘交错,树下是阿育王所建“金刚座”(Vajrasana)有四根柱子搭成的布幔覆盖,蓬内堆满了信徒的鲜花贡品。

菩提树下缅怀佛陀

中华寺佛像(菩提迦耶)

  我来到树下,此时日已西沉,菩提树在漫天红霞衬托下尽显圣灵,成群善男信女朝树跪拜,祈求佛陀佑护,我则不以为然,盘膝坐在人群中,模仿佛陀冥思苦想:按佛理论,万物生来皆有佛性,佛陀渡人在于助人发现自己的佛性,并弘扬光大。自己提高觉悟远胜于求佛佑护。即使是罪孽深重,关键也在自救。以阿育王为例,早年兄弟争王取胜,继位后南征北讨,杀人无数,征服印度全境。一旦佛心发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执政的后20年中,建佛塔八万四千座,以赎前罪。我坐在这里,既无前罪,也无隐忧,所求何来。仔细想来,我发现我所求与佛陀所求颇有相近之处:佛陀要普渡众生,我的最终目标是解放全人类,再加上保护环境和动物,与佛陀的目标几乎一致;佛陀劝人积德行善,我奉行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佛陀主张广结善缘,我现在所做的工作是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佛陀为维护佛法的尊严培育了金刚和罗汉惩恶扬善,我们为维护国家尊严训练了军队和警察保护社会安定。看来,我与周围的人,虽信仰不同,但还是有广泛共同语言的。

  摩诃菩提寺外不远,与蓝毗尼一样,有20世纪初以来,世界各国佛教组织修建的二十多座佛庙,从中可以看出: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但传播到各国后都发展各自的特色,不仅佛庙建的格式迥异,即使佛陀像也不尽相同:印度佛像鼻高眼大,面长庄严,显然是印度人特征;中、韩、日等的佛像鼻子小,脸盘圆润温和,带有东亚人的特征;泰国则是四面佛。“中华大觉寺”是典型的大屋顶式建筑,虽规模不大,但显露出地道的中国特色,令我倍感亲切。

  我离开菩提寺后,访问了两公里外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住着一百多户居民,他们的生活似乎两千多年来都没什么变化。低矮的茅草屋密密麻麻地连成一片。有很多房子是人和牛、狗挤住在一间屋里。多数的男人都只在腰间围着一块布,妇女身着颜色鲜艳的莎丽躲在牛和狗的背后向外张望着我们这些外来客。

鹿野苑——初转法轮

作者与高僧论道(鹿野苑)

佛祖有金刚、罗汉,我们有军队、警察(鹿野苑)

  鹿野苑(Deer Park)的当地地名叫萨尔纳特(Sarnath),位于印度教圣地瓦伦纳西以北10公里处。鹿野苑取名来自一佛教故事:传说佛陀前世为鹿王,曾在此地劝说人王不要多杀鹿类,而由他每日贡献一鹿给人王。当轮到贡献一只怀孕母鹿时,鹿王不忍,愿贡献自身代死。人王受感动,乃下令从此不再杀鹿。鹿野苑成为佛教圣地还不是因为这一传说,而是因为佛陀来这里初转法轮,即进行第一次传教。“法轮”这一概念是指佛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应如轮盘常转,辗转相传,永不停息。第一次听讲的仅有五名弟子,号称五比丘。迄今经过两千五百多年,佛教传遍全球,人数达五亿之多。所以我想在这里为“法轮”概念正本清源,希望读者不要轻信其它谬传。

  瓦伦纳西城里人口稠密,交通混乱。当地政府为我派了警车开道。我从位于市中心的饭店乘车,仅一刻钟即抵达鹿野苑。我翻开随身携带的玄奘《大唐西域记》,再次读他当年描写鹿野苑的情景:

  婆罗尼河(恒河)东北行十余里,至鹿野伽蓝(寺庙),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僧徒一千五百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大垣中有精舍,······精舍之中有钅俞佛像,作转法轮势。精舍西南有石窣堵波(佛塔),无忧王(阿育王)建也。基虽倾陷,尚余百尺。前建石柱,高七十余尺,石含玉润,鉴照映澈······。是如来成正觉已初转法轮处也。

  鹿野苑最早的寺院建于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后来多次被毁重建。现在的寺庙建于1931年。寺东北有一颗冠盖如云的菩提树,据说是从菩提伽耶圣树上折枝移植的。树下有佛陀向弟子讲经的群雕。寺西南有一座大圆柱形的建筑,即玄奘所描述的阿育王所建的达曼克塔。塔高33米,下层石筑,上层砖砌,内为实心。公元七世纪以后,鹿野苑的庙宇多次被异教徒捣毁,整个苑址荒芜达千年之久。直到近代,印度和西方的考古专家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的准确记载,才找到遗址。考古专家不仅找到了寺庙遗址,而且找到了阿育王石柱上的四狮柱头和佛陀初转法轮像。现均珍藏在鹿野苑博物馆。四柱狮头高15米,现已经被选作印度共和国国徽图案。佛陀初转法轮像是一尊灰砂石雕像,高1.59米,大约创作于公元5世纪,是笈多王朝时著名的雕塑精品,雕工精致细密,风格圆润流畅。

  佛陀初转法轮具体讲了些什么呢?鹿野苑博物馆里的一些佛教典籍和各种文物都与此有关。我同博物馆的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佛陀在菩提伽耶悟道后,决定将自己领悟的道理传诸世人。他首先想到了憍陈如等五人。佛陀出家修行后,迦毗罗卫国的国师派憍陈如等五人与佛陀一起修行,并此后照顾他的生活。在佛陀修苦行的六年当中,五人始终追随佛陀左右。后来佛陀放弃苦行,接受正常饮食,五人误以为佛陀不再修道了,就离开他来到鹿野苑的丛林中继续苦修。

  听说佛陀抵达鹿野苑时,五人曾商量不再理睬佛陀,因为他已不再苦修,不值得尊敬。但当佛陀走进苦行林与他们见面时,佛陀的形象光明正大,不怒而威。五人身不由己地起身迎接,仍像以前那样恭恭敬敬地以伺奉太子之礼与佛陀相见。佛陀告诉他们自己已经觉悟成佛,以后不要再称“太子”,于是就开始给他们讲自己所领悟的佛法。

  佛陀首先将佛法概括为苦、集、灭、道四谛:苦谛指世间一切本性皆苦,有身苦,如生、老、病、死,又有心苦,如悲、愤、怨、恨,某些表面上快乐的事情,实际也是苦,如爱变恨,乐极生悲,青春孕育着衰老,钱财招惹祸端,名利增添烦恼等等;集谛指产生苦的种种原因,主要是贪、嗔、痴、疑等引起烦恼的意识,特别是一些邪恶行为如杀生、偷盗、奸淫、欺骗、恶语伤人、搬弄是非等等;灭谛指从根本上消除苦,达到清静自在的超脱境界,也就是看破红尘,永享极乐;道谛指脱离苦海的道路和方法。佛陀指出了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佛陀认为,普天之下所有生灵均有佛性,坚持修八正道消除恶念邪见,弘扬佛性就能修成正果,觉悟成佛。

  五人听佛陀说法,心悦诚服,从此分赴各方传教。后来佛教号召所有信徒敬奉所谓三宝,是为佛、法、僧,佛即是佛陀,法即是佛陀所讲的佛教理论,僧即是所有传教的出家人。最早的僧即是憍陈如等五人,号称“五比丘”。

居师那迦——佛陀涅槃

拘师那迦双林寺

拘师那迦卧佛殿

  关于佛陀涅槃的时间,有不同说法,多数人认为是公元前543年,并以此年作为佛历元年。涅磐地点则无争议,一致认为是居师那迦(Kushinagara)。

  从新德里到居师那迦的交通目前仍很不方便,没有高速公路,约800公里的国家公路要走两天。乘飞机要先经停北方邦首府勒克瑙(Lucknow),再转机飞到另一城市戈拉浦尔(Gorakpur),然后乘车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居师那迦现在是一个很小的村镇,在印度目前出版的交通图和旅游图上都没有标明,当地居民不过千人。

  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后,坚持传教达45年之久,他的主要活动范围在古印度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附近,也就是现在印度北部比哈尔邦(Bihar)首府巴特那(Patna)以南的拉杰尔镇(Rajgir)。该镇处在一片丘陵谷地之中,周围景色优美,许多小山上到处都是有关佛陀的居住和说法的古迹。著名的那兰陀寺佛学院和菩提迦耶均在附近,方圆数十公里范围内几乎形成了一个佛教圣地区。佛在接近八十岁时,已身患重病,自知时日不多。他得知居师那迦有一些婆罗门教学者要求与他辩论佛法,为了争取更多的异教徒皈依佛教,就努力争取临终前赶到居师那迦。

那兰陀

那兰陀佛学院遗址

  关于佛陀涅磐时的真实情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在《佛教常识问答》一书中说:

  佛逝世前由王舍城北行到毗舍离城,又由毗舍离向北行,最后到了居师那迦。佛是在居师那迦逝世的······佛在毗舍离城的时候,已经有了重病,在那里度过雨季,偕弟子们向西北走去,路上受了铁匠纯陀供献的食品,病更加剧。最后走到居师那伽一条河边,洗了澡,在一处四方各有两棵娑罗树的中间安置了绳床,枕着右手侧身卧着。后来所有卧佛像即佛涅槃像都是这样的姿式。佛告知弟子们将要涅槃,弟子都守候着。夜间有婆罗门学者须跋陀罗去见佛,阿难陀想挡住他,佛知道了,唤他到床前为他说法,于是须跋陀罗成了佛的最后的弟子。佛在毗舍离临出发前和在途中为弟子们作了多次的教诲,到了那天半夜逝世前又最后嘱咐弟子不要以为失了导师,应当以法为师,要努力精进,不要放逸。佛逝世后,遗体举行火化······

  居师那迦的佛迹主要有三处:圣者殿(Matha Kuar Shrine)、涅磐寺(Mahanirvana)、安加罗塔(Angara Chaitya)。三处佛迹之间距离仅数百米。圣者殿是佛陀最后一次说法布道的地方,现在看其建筑矮小,殿内供奉一尊3米高的佛像,殿前是一片砖结构的遗址,似乎是佛塔地基,建筑年代不详。涅磐寺是佛陀入灭之处。寺内有一座大佛殿和一座佛塔,几株高大的娑罗树挺立在殿前,殿内有一尊巨大的镀金卧佛,用黄绸袈裟覆盖。这应该是最标准的卧佛像,佛像表情,面露微笑,凝神静思。佛殿旁边的佛塔称“大涅磐塔”。《大唐西域记》载:

  “无忧王所建,基虽倾陷。尚高二百余尺。前建石柱以记如来寂灭之事。虽有文记,不书日月。闻诸先记曰。佛以生年八十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入般涅盘。当此三月十五日也。”

作者背后的陵丘是佛陀火化处

  据导游介绍,玄奘所描绘之塔早已被毁,现在的佛塔是20世纪在遗址上修复的。安加罗塔是佛陀遗体火化之处。据说,遗体火化后,得到光辉晶莹舍利“八槲四斗”。当时,附近八国国王兴兵来分舍利。《大唐西域记》对八王分舍利一说亦有记载。八王分舍利后各回国建塔供奉。但今天在印度却广泛流传着舍利九份之说。据说,被推举分配舍利的德罗纳耍了个花招,在盛舍利的瓦罐底部事先涂上蜂蜜。八王各自取走一份后,德罗纳被允许留下瓦罐作纪念。后来他用瓦罐底粘住的佛舍利建了个“德罗纳佛塔”,位于现在北方邦西湾区(Siwan),塔下舍利至今尚存。

佛学东渐 龙象结缘

  佛陀涅磐后百年,围绕戒律的适合性和修行者的精神特征,爆发了一场争论,结果佛教分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两个根本派别。之后的又一个百年,两大教派就戒律问题和与修行解脱有关的哲学问题一再争论,一再分裂,最终形成了十八部派或二十部派。到了公元前后,佛教中具有菩萨信仰的一部分逐步分化出来,自称为大乘,称其他部派为小乘。也就是这个时候,大乘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河南洛阳的白马寺相传是中国最早的佛寺。当时东汉明帝永平七年,即公元64年,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十年后,与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归来,在洛阳建寺,因谓明帝遣使以白马负经还而命名“白马寺”。以后的两千年里,中国和印度之间以佛教为媒体的文化交流广泛开展。许多参与交流的人物和故事传为历史佳话,家喻户晓。例如,东晋僧人法显于公元399年赴天竺求法,历时14年,游历29国,带回大量佛经,并著《佛国记》。南北朝时期,天竺僧人菩提达摩(Bodhidarma)来中国创禅宗佛教,后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练功、传法,成为少林寺功法的开山祖师。

作者在灵鹫峰上

  在中印佛教文化交流史中贡献最大者应属唐僧玄奘。他俗姓陈名祎,生于公元600年,洛州缑氏人(今河南省),幼年家贫,聪慧异常,喜欢佛法,13岁受度为僧,为访名师学法,先后赴成都、长安等地。后感各家学说不一,不知所从,决定西行求法以释疑惑。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甘肃武威出敦煌,沿西域北道过今新疆及中亚地区南下,沿途拜师求学,于贞观五年抵王舍城,入那烂陀寺从戒贤门下学法。他在那寺倍受尊崇,为十大德之一。贞观十年离那寺游学四方,足迹遍布印度斯坦大地。公元642年,戒日王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请玄奘为论主,印度各地国王莅临听法,各门各派三千余名法师和两千多婆罗门及外道僧人参与辩论。玄奘在长达十八天的法会上,力排众议,立大乘教义,最后被一致推崇为“大乘天”。曲女城大法会被作为世界佛教史上的重要事件载入史册。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回长安,历时17年,行程5万里。他回到长安后的近20年间,译经75部,1335卷,并著有《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印度历史的经典之作。玄奘在其中精确详述了游历138国的见闻。印度著名历史学家辛哈说:“玄奘几乎访问了印度的每一个省,对这个国家的纪念物、人民和宗教作了无数正确的观察,并做了记载。”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史密斯高度评价说:“玄奘对印度历史的贡献,无论怎样估计也不会过分。”另外,玄奘还在印度广泛介绍中国,导致戒日王于贞观十五年遣使与唐王朝建立官方外交往来,后唐太宗也多次遣使赴印。玄奘还应印方要求,奉诏译《道德经》传印。今天,在印度国家博物馆和那烂陀佛学院里,保存着玄奘用过的物品,展示着他西行求法的事迹。在印度小学生的教科书里,也能找到玄奘历尽艰险,追求真理的动人篇章。我在圣地寻佛的过程中也始终捧着《大唐西域记》作为指南。记事至此,留诗为证:

  斗转星移两千年,

  群山隔地不隔天;

  寻佛重走玄奘路,

  龙飞象舞结善缘。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