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石头书写的历史
----驻印度使馆 吴峰
2006-10-18 00:00

阿育王柱遗迹

  2003年来印度工作之前,为了较好地了解这个国家,我曾向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的印度专家请教了一些问题。从专家的介绍中我第一次听说“印度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这使我非常惊讶,也引起了我对印度历史和文化的强烈的兴趣。因为人们一般认为,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她的悠久灿烂的文化曾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没有历史” 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通过进一步了解,我才知道“印度人没有历史”是马克思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原因是印度历史具有如下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第一,印度缺乏有正式文字记载的信史,它的历史是同神话搅合在一起的,人们往往是通过《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等史诗了解古代印度的历史;第二,印度历史上屡遭外族入侵,它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为外族征服的历史;第三,印度在历史上的大约70%时间内处于不完全统一的状态。由于这样的原因,印度无法进行连续的、完整的记录历史,研究印度历史也必须借助古代希腊、罗马、中国和穆斯林国家的文献,就是近代印度历史也要依靠英语文献。

大理石石刻

  但是,印度“没有历史”这样的概括和解释能否帮助我们完整地理解印度呢?或者这种“不完整”和“不连续”的历史之间是不是还存在着某种内在的逻辑联系?能否有一种东西帮我们在整体上对印度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概括,以帮助人们更进一步读懂印度?就像每个城市都可以有一个城市雕塑一样,可以反映出她的文化。

  印度是这一本“厚重的书”,读懂她的确不容易。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印度认识和了解的兴趣,反而因为这种“神秘性”增加了我的这种兴趣。我试图从几个基本的元素中把握印度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比如印度人对灯的钟情,每每有重大活动开始,都有重要用人物点灯的方式揭幕;比如印度人对水的膜拜,虔诚的印度教徒一生的夙愿就是到恒河洗圣浴、饮圣水,死后葬于恒河;比如印度人对花的喜爱,妇女喜欢用鲜花作为头饰,迎接客人也多用献花的方式表示友好和尊敬;比如印度人喜欢铜器,许多精美的工艺品都是用铜作为坯料,制作精美;比如印度人看重金银首饰,女孩子婚嫁如果能戴一身金银饰物则是再尊贵和幸福不过了;印度人对木头也别有一番理解,人死后,尸体一定要用檀香木焚烧以超度亡灵,即使是没钱买檀香木的穷人,也要在用少量几块檀香木来点缀普通木材完成火葬,这样才可以告慰死去亲人。

高塔显微

红堡一角

  但灯的光明、水的圣洁、花的芳香、铜的精美、金银的尊贵和木头的灵根,在我看来,都没有石头对印度人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来得普遍、彻底与令人震撼。在印度人的生产和生活中,石头不仅是建筑材料,也是文化艺术的载体。宝石、钻石、大理石、红沙石、青石等,可以说在印度横贯古今,跨越南北。它们所记载或演绎的历史事件,可以勾勒出印度历史发展的脉络,也可以折射出印度民族的精神内核。

  事实上,石头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工具开始于原始社会,并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萌芽和成长。这一点,印度人也不例外。印度的旧石器时代始于何时,尚无可考。但是在印度南部的坦焦尔、马杜赖、哥达瓦里、克里西那和北部印度的西孟加拉、比哈邦等,都发现过加工粗糙的石制手斧、刮削器、尖状器和箭头,而且大部分是非常坚硬的石英石。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在印度非常普遍,在泰米尔纳杜邦的萨勒姆、喀拉拉邦的马拉巴尔、卡纳塔卡邦的迈索尔等都有发现。这一时代的石制工具种类繁多、制作精细,抛光大理石大量出现。材料一般是一种比石英石更坚硬的黑色岩石。这时的人们对石头的颜色也相当敏感,常选择玛瑙、长石和黑燧石等颜色不同的岩石来打制工具。

  随着文明的发展,石头在印度人民的生活生产中作为生产工具的用途逐渐让位于它的艺术用途和建筑用途,开始成为记载印度历史的特殊方式。在印度工作的几年中,我发现,石头是印度人极为普遍的建筑材料,除了农村的土坯房、毛草屋和城市贫民窟里的塑料棚,印度的众多历史遗迹、庙宇寺院、国家建筑、道路桥梁以及百姓住房,绝大多数用的是石头,很少用砖头和木头。更为重要的是,石头也成了印度艺术的载体和民族精神的寄托。印度的国徽是采用孔雀王朝时代阿育柱头石刻,四只金色的狮子象征着信心、勇气和力量。而阿育王柱原物则是地地道道的石头雕刻,保存在印度瓦腊那西附近的鹿野苑,但经过历史的上洗劫,如今已是残石断柱。现代印度政权象征的总统府是由红沙岩建造而成,纪念印度的“一战”阵亡士兵印度门也是由石头累积而成,每位士兵的名字都刻在石头上。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的墓地取材于黑色的大理石,墓地不高,但不失庄严,让人肃然起敬。

卡久拉霍庙宇

卡久拉霍石雕

  更为有趣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印度21个世界文化遗产都与石头有联系,有的是这些文化建筑群体的建筑材料,有的则直接成为文化艺术的载体。我们可以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首先要说的是位于德里市南的高塔,是印度最高的古塔,塔身分为五层,高72米,内有378级石阶。该塔系印度奴隶王朝第一个国王古特伯-乌德-丁(阿富汗人)为纪念自己征服印度的胜利于1199年开始修建的,后由其继承人在14世纪中叶最后完成。高塔是用来纪念外族入侵印度的石头建筑,但如今没有印度人认为他是耻辱,因为外来的民族与土著民族经过千百年的融合,大家都成了这里的主人。

  再比如用白色大理石镶嵌上各种彩色宝石而建成的泰姬陵。泰姬陵当之无愧地被人们称之为“世界第七大奇迹”,不仅因为其独具特色的莫卧尔风格和巨额耗资,更主要的是因为她记叙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的第五代皇帝沙杰罕为其宠妃蒙泰姬•玛哈尔修建的。蒙泰姬具有波斯血统,美丽聪明,多才多艺,无论在沙杰罕出征、还是被放逐时,她都伴随同行。她入宫14年,为沙杰罕生了14个孩子。1630年生下最后一个女儿后死在南征的账中。沙杰罕为寄托对蒙泰姬的哀思,依照她生前的请求,从1632年起,用22年建成这座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泰姬陵。泰姬陵东西长580米,南北宽305米,四周为红砂岩围墙。围墙四角各有一个角塔耸立,中央是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高74米、底座边长56.7米的陵墓。陵寝内的门窗,都用白色大理石镂雕成棱形花边小格。墙上用翡翠、水晶、玛瑙和红绿宝石镶嵌着色彩艳丽的藤蔓花朵,花朵的干用黄金做成。如今,泰姬陵成为一座爱情的丰碑,是前往印度旅游的国外游客必去之处,印度的普通夫妇有机会也常每隔三五年到此一游,共浴爱河。

  与泰姬陵同岸相立的是用红砂岩建成的阿格拉堡。阿格拉堡是阿克巴大帝(沙杰罕的祖父)用八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具有宫殿和城堡的双重功能。城墙高20米,全部用红砂岩砌成,在阳光之下,发出刺眼红光,因而又称红堡。堡内有莫卧尔帝国的皇帝接见大臣和使节的地方。17世纪中叶,沙杰罕迁都德里,不久他的儿子奥朗则布篡位。奥朗则布将其父囚禁于阿格拉城堡达八年之久。当年老眼昏花的沙杰罕被儿子篡位而囚禁的是这个地方,思念爱妻、“行宫见月伤心色”的也是这个地方,真是多少“烟雨”楼台中!

泰姬陵镶嵌的宝石

  印度是世界佛教的发源地,影响深远,而与佛教有关的许多建筑和雕刻艺术都取材于石头。桑吉大佛塔的石刻作品则是古印度佛教的精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佛塔遗址中最有名的就是四座石牌坊。北牌坊中央刻有法轮,两侧各立一个“三宝”象征;另一件“岩间欢娱图”,画面表现的是姑娘们骑在大象背上洗澡,孔雀立于旁边,表现岩丛和瀑布中的快活仙境;南门的牌坊刻的是如意莲花;西边是佛陀成道与降魔的故事。桑吉大佛塔的石刻作品在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另一处与佛教有关的遗址是释迦牟尼修行地王舍城。王舍城是印度摩揭陀国的国都,城壁像中国的万里长城,外壁厚5米,总长40米,是印度现存最古老的石造城壁。

  人们一般认为,只有西方文明才会将新性与性爱作为直接艺术题材的,特别是在古代。而在印度这个古老东方文明的国度,会让彻底你改变以往的认识。位于印度中央邦的查塔普尔县的卡久拉霍曾经是昌德拉王朝(9-13世纪)的首都,虽是繁华一时,风光不再,但却留下了一笔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卡久拉霍的印度教和耆那教庙宇群不仅在风格上相同,而且在题材都极为大胆和开放,把神话题材和世俗题材尤其是性爱题材融为一体。卡久拉霍是完全石头建筑和石雕艺术,于198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凡到过卡久拉霍的人,都会对印度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出由衷的惊叹,曾经被东方文化视为神秘的性与性爱,被古代印度那些雕刻家和建筑师们从石头上撕下了“遮羞布”,无不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令人震撼”的美!

  石窟在印度的历史和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埃落拉石窟、阿旃陀石窟、象岛石窟以及坎赫里石窟等。其中以埃落拉石窟和阿旃陀石窟最为有名。埃落拉石窟位于印度西部城市奥兰加巴德西北约30公里处,从公元3世纪开凿到14世纪完成,历史一千多年,是印度规模最大的石窟寺院群,沿着山崖建造,共有34座,有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三种不同格。阿旃陀石窟位于奥兰加巴德东,洞内有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佛教的岩画和公元5-6世纪的笈多王朝的石窟。后者有称阿旃陀绘画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经典之作,影响不仅在印度随处可见,甚至波及爪哇地区。

  印度的石头建筑与石头艺术随处可见,不胜枚数。这些散落在印度各地的石头建筑和石头艺术瑰宝,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告诉人们的一个个动人故事,不也是印度的历史吗?掀开这些石头,你是不是可以发现印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某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就是石头本身。因为印度人将历史写在石头上,石头也将告诉人们,它所反映的印度的民族秉性和精神内核。这也是石头所具有的秉性,即取乎天然,法乎天然。这正是石头的力量,散落满地,但可以横亘古今,穿越苍穹。今天,你是否还可以从印度人崇尚温和,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一些特点中得到一些印证?

  用石头谱写的印度历史,正是印度人民自己创造的历史。我们应该坚信,不管印度在历史上有何种民族入侵,真正创造印度历史的还是印度的人民,因为他们才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主人,他们与石头同在。

斋普儿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