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科钦史话
——驻印度使馆 王启明
2008-03-11 00:00

  科钦是印度次大陆最南部喀拉拉邦的海港重镇,位于北纬10度线上,西临阿拉伯海,南接印度洋,是连接亚洲和阿拉伯的海上枢纽。科钦,英文名Kochi,来自于印度西南部的一个方言字“Kochazhi”,意思是小礁湖。西方人为了拼写方便将其缩写为Cochin,而中国古代称其为柯枝。

  科钦对于中国人来说远不如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加尔各答等印度大城市出名。但是,说起一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英国影片《海狼》,大家还是耳熟能详的。该片讲述了二战期间一批科钦的英国商人,弄了一艘破木船,沿印度西海岸北上去炸毁葡萄牙占领地果阿港停泊的一艘德国军火船只的真实故事。

喀拉拉邦目前由印度共产党(马)执政,该邦各地飘扬着印共的旗帜,沿路形成了一道红色的亮丽景色。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经对“全球乐土”做出过评判,评选出人一生必游的世界五十个地方,为此还出版了《人一生中要去的50个地方》一书,书中印度的泰姬陵和喀拉拉邦是其中两地。

  喀拉拉(Kerala),原文意是“布满椰子的大地”,茂密成片的椰林与山、河、海交相辉映,形成独特动人的景致。每当夕阳西下,泛舟水上,恍如身置人间仙境,美不胜收。喀拉拉之美,美在自然纯朴,美在乡土真情。蓝天白云下,放眼四望,稻田葱绿、椰林碧青;各种芒果树、腰果树出入其间,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各种奇异树木茂密生长,花红草绿竞相绽放,香味扑鼻而来;甘蔗林、橡胶林阡陌纵横,呈现一派绿色的海洋。海风徐徐吹来,海浪轻轻拍打,夹带着海腥的咸涩和各种树木花草的清香一同沁入心肺,那种奇妙之感令人回味悠长,酣畅无比。

科钦到处椰林蔽日,河湖港汊,星罗棋布,水天一色,浑然自成,不饰人工雕琢痕迹。

  喀拉拉邦最吸引人的旅游景色,莫过于“回水泛舟”。回水(Backwater)是一种奇特的地理现象,如同泻湖。从印度地图上看,从科钦向南60余千米是一条狭长的地带,夹在拉克沙海(Lakshweep Sea)与西高止山(Western Ghats Mountain)之间。发源于西高止山的40多条河流,奔流向西,注入大海。这些河流平时的流量都不大,一年多数时间水面平静。很多河流与海岸线平行,最近的地方仅相隔数米。每当海洋季风来临,海水涨潮,便会铺天盖地般卷过堤岸,冲入河中。而雨季降临时,河水暴涨,又会“绝地反击”,将海水逼退。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就形成了这独特的回水。

  回水并不深,艄公用一根竹竿就可撑起一叶木舟,在河道里游走自如。租上一叶小舟,由艄公撑篙,几下便划入了浓荫遮蔽的狭窄港汊之中。水乡顿时宁静下来,坐着小船划行在水天相映的河道,水面静谧得像面镜子,有世外桃源般的悠闲,竹篙击起的波纹似轻鸥掠过水面,霎那间又恢复原有的平静。那种恬静,那份安逸,恍若隔世,妙不可言。

一叶扁舟,一根竹篙,行走于绿荫之间,倘徉在静谧之中。

  印度水乡原始而热情,丛林风情丝毫没有人工雕琢和旅游包装的痕迹,水乡的静谧与平和感染着每一个人,习惯了城市喧嚣的人群被这宁静致远的景色所震撼,凝神屏气,细听微风拂煦的呢喃,珍禽水鸟的啾鸣,不时闪出一户人家,传来小孩的嬉笑和村妇洗衣的拍打声。每当小船经过乡间民宅,屋里的小孩便飞奔而出,闪着稚嫩眼神,挥着手大声打着招呼:“有笔吗,我要学习。” 游客们纷纷解囊拿出各种笔,扔给他们,祝福他们好好学习。

“我要学习。”当地少女衣着鲜艳,天真淳朴,渴望学习。

  晚霞初现,是一天中最美妙的时刻,彩霞透过椰林,将一道道金色的光芒投射在大地上,犹如神光普照,神圣之极。当月亮挂到椰树顶上时,四周的声音才慢慢平息下来,好像是月亮吸收了所有声音,于是,在沉静的空气中,月光也有了分量,压在绿叶和水波上静止不动。只有椰林外面的南阿拉伯海,不时在沉睡中发出有节奏的鼾声。

晚霞初现,映照着科钦港的中国鱼网,美仑美奂。

  科钦之美,美不胜收。科钦出名,并非完全因《美国地理杂志》将其列为“世界乐土”,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之故;科钦出名,还在于其辉煌的历史地位,它曾经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港口,威名显赫,长留青史。

  喀拉拉邦因盛产香料而享誉世界。这里出产的胡椒、小豆蔻、肉桂、丁香、罗望子、姜黄等,至少在两千年前便已名扬四海。在早期,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通过陆地和海上贸易从印度贩运香料到欧洲,作为佐餐的调味品和妇女的化妆品,成为欧洲人珍贵的商品。最初香料贩回欧洲时,售价竟比黄金还贵,只在贵族家庭中使用,是欧洲贵族的象征。到了十五世纪末,哥伦布为获取印度香料穿越大西洋从而发现美洲大陆以后,印度南部的香料吸引了大批西欧洲人绕过中亚和阿拉伯,直接跨海而来,采购香料,逐渐形成了一条著名的“海上香料之路”。在那个年代,科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最先来到喀拉拉的是葡萄牙人,之后,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接踵而至,并为印度香料买卖的庞大利益大打出手,掀起了著名的“黑胡椒战争”,开始了在整个东南亚长达450年的殖民历史。欧洲人分赃的结果,是后来居上的英国人在印度占据了统治地位,印度尼西亚成了荷兰人的势力范围,而印度支那则落入了法国人之手。

  位于科钦港西边的“科钦堡(Fort Cochin)”留有许多数百年来殖民时期的遗迹,也是游客参观的重点,著名的景点包括16世纪兴建的圣弗朗西斯教堂、犹太教堂、荷兰宫、犹太城及圣芳济教堂等。漫步科钦堡的街头,如棋盘式交错的巷弄里,看不到传统印度庙宇,反而是浓烈的欧洲风情,随处可见当年欧洲商人们在此生活的印记。

  科钦最古老的欧洲建筑是建于1503年的圣弗朗西斯教堂——一座葡式风格的基督教教堂。据历史记载,葡萄牙人达·伽马是第一位发现印度的西方人。1498年,在阿拉伯航海家艾哈迈德·伊本·马季德的带领下,达·伽马率领的船队借着印度洋季风,于5月20日抵达了科钦北部250千米的卡利卡特(Kozhikode)。同年8月29日,达·伽马满载着印度香料和财宝返回了里斯本。1524年4月,达·伽马第三次来印度,染疾后死于科钦,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科钦的圣弗朗西斯教堂。14年后,其遗骸被运回了里斯本安葬,而他的纪念碑却留在了教堂里。

圣弗朗西斯教堂,位于科钦堡,科钦最早的葡式建筑。

  科钦浓郁的欧洲风光使得许多游人误以为科钦只与欧洲有关,这是非常错误的。远在欧洲人到来之前,中国就已经开始了与科钦的贸易往来,而且持续了很长的历史时间。

  据科钦地方志记载,科钦曾有座中国人建造的大佛寺,具体位置在科钦北面的现今“月桂树俱乐部”所在地,距海边不到1千米。直到18世纪初期,大佛寺里供奉的石佛像还在科钦半岛上,后来一位英国工程师把佛像运到了英国。现在大佛寺已经荡然无存了。科钦北面100千米有一个奎隆镇(Guruvayu),古老香料市场的杂货铺里,密密麻麻地摆放着中国式的炒菜锅,当地人叫它“中国锅”。当地有腌制咸菜风俗,有的人家酱缸上还刻有龙型图案,相传是来自中国。当地每年都要举行“赛蛇舟”比赛,据当地人讲,也是源于中国的龙舟比赛。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对这里的影响。

  科钦著名的犹太教堂始建于1568年,现在看到的是18世纪中叶重建后的模样。一走进教堂,铺在地上的1000多块中国青花瓷砖就很引人注目,青花瓷上的中国塔、垂柳、花卉、飞鸟……清淡文雅,栩栩如生。据记载,这是18世纪中叶荷兰商人为了重建犹太教堂而特意在中国定做的,然后在广州装船后运到这里。

  科钦半岛上有一座印葡博物馆,在一块介绍科钦历史的展板上有这样一段话:“自1341年后,佩里亚河和帕姆巴河遭遇了可怕的洪水。两条河在入海处吞没大片平原,与岛屿形成了回水区,这带来了港口和科钦的发展。来自中东(邻近阿拉伯和波斯)、远东(中国)和其他地区的人们开始在这里安家落户。”这块展板的话只说对了一半,中国人在科钦落户定居是始于1341年之后,但是,中国与科钦的交往,却要远远早于这个时期。

  在科钦堡入海口的海滩上,伫立着著名的中国渔网(Chinese Fishing Net),这已经成为科钦的地标性景物。渔网系在四根木柱上,四根木柱的顶端收拢在一起,再由一根更粗大的长木吊住,长木的另一端系上石块压重,利用杠杆原理,只需五、六个人便能操作一张渔网。一张张鱼网沿海滩一字排开,每隔几分钟起一次网,颇为壮观。中国鱼网旁立有石碑,上面刻着:“公元1341年洪水爆发,中国人从卡利卡特迁居到科钦,并定居于此。大约在公元1350年至1450年,中国人把鱼网带到了这里……”这种捕鱼方式在这一地区流行了600多年,直到现在,每当黄昏涨潮时,当地的印度人还在使用着中国鱼网张网捕鱼。尽管这种“守株待兔”式的捕鱼方式现今只有吸引观光游客的作用,但在古代,它却要比印度人一直采用的独木舟钓鱼和叉鱼方式先进多了。

印度传统的撒网捕鱼和远处的中国鱼网。

  中国与科钦的交往最为辉煌的历史便是郑和下西洋。

  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初年,明王朝就与印度半岛的沿海国家建立了联系。科钦所在的海岸在古代称为马拉巴(Malabar),是古代重要的通商海岸。分布在这一海岸的科钦、奎隆(Guruvayu)、卡利卡特(Kozhikode)都是繁忙的港口。奎隆北离科钦约100千米,再往北150千米便是卡利卡特,在中国文献中,卡利卡特被称为古里。

  1403年,明成祖朱棣派尹庆出使柯枝国和古里国,宣诏赏赐。两国也遣特使随尹庆回访,并把当地产的胡椒和珍珠作为回赠礼物。

  1405~1433年,郑和奉明廷之命率领船队七次出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郑和七下西洋期间,印度的喀拉拉邦是船队重要的中转站,尤其是第二次、第七次下西洋时到访的印度诸国最多,其中到达古里7次,到达柯枝6次。当年曾旅行到马拉巴海岸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巴图塔在他的游记中这样记述:当时的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进入卡利卡特和科钦的中国船队大若城市,船队中的中国官员和他们的妻子都拥有自己的房间。船上装着青白瓷器、绸缎、茶叶、药草和生姜等都是交易的热门货,印度商人则多以胡椒作为交换物。

  跟随郑和3次下西洋并担任翻译的马欢在他所著的《瀛涯胜览》中,不仅对印度香料采集和收购有着深入观察,还准确描述了科钦港口的地位和航行里程。据《瀛涯胜览》的记载,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最大时有200多艘船舶组成,27,000余人,包括行政官员、军事人员、航海技术人员、船舶修造工匠、一般管理人员和办理杂务的人员,以及通事(翻译)、医务人员和商人。许多水手和商人就在那时留在印度进行长期贸易。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据当地史料记载,1406年冬,当郑和第二次率领商船队到达卡利卡特港时,船队巨大的船体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船队主体的大号宝船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可载五六百人;中号宝船长三十七丈,阔十五丈,可载二三百人;加上其他船只,如座船、战船、粮船、水船等,百余艘巨舶由海上徐徐驶来,如同移动的海上巨无霸,是当地从未见过的壮观景象。当地国王向郑和呈送了礼物,那是一条用金丝织成的腰带,上面缀满了珍珠和五颜六色的宝石,华贵夺目,熠熠生辉。

  根据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德森·麦迪逊的估算:“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印两国的贸易额占了全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这种盛况在15世纪前后持续了二三十年,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一航海历史上的壮举,要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了70多年。

  宣德八年3月(1433年4月),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当船队载着珍宝特产从东非返回祖国的路上,浩浩荡荡来到印度集合时,郑和不幸身染重疴,竟病殁于古里,享年62岁。

  读到这里,或许有读者会以为,中国与科钦交往的史话要写上句号了。可惜您错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要远远的早于明代。反而自明朝郑和以降,突然改变了国策,采取了禁海闭关、断绝贸易的政策,使得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断了。

  在明朝之前的唐宋时期,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就非常兴盛了。中国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瓷器工艺的重要改革等。宋朝的航海、造船、医药、工艺、农技等技术都达到了古代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南针就是在宋代开始大量装备远洋船舶的。宋代的对外贸易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涌现出广州、泉州一类港口城市。据西方史学家的研究,两宋时期的对外年贸易量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同年的总和,中国商人几乎控制着从中国沿海到马六峡诸国的贸易往来,并深入到印度洋、红海沿岸的主要港口。喀拉拉邦许多博物馆中陈列着为数众多的中国宋代瓷器,便是中印交往的佐证。

  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无论在中国还是印度,都是家喻户晓的。在《大唐三藏法师传》中就记载过,当时北印度最显赫的统治者戒日王要用宝船从海路送玄奘返回长安,只是玄奘来印度时与龟兹古国的高昌王有约,返国时必到高昌王处相谢并传法才作罢。可见,在中国唐初之年,印度到中国的海上通道就已经通航了。航道中的商船,往来于中东、欧洲至大唐(中国)之间,形成了繁忙的“海上丝绸之路”。

  不过,中国与印度的海上丝绸之路还要早。公元5世纪的南北朝时代,中国高僧法显就曾徒步沿古丝绸之路来到印度北方,在考察了印度佛教之后来到印度南部,然后从科钦搭乘商船经斯里兰卡、爪哇岛,返回山东崂山。这段历史记载在《奎隆镇地方志》上,是用当地的马拉雅拉语书写的文字:“公元413年,中国旅行家法显乘船从爪哇返回广东,许多当地人从奎隆与他乘船一起旅行。”

  这还不是中国与印度海上交往的起点。在更早的东晋时期就有史料可稽,当时广州已经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外贸易涉及达十五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包括东南亚诸国,而且西到印度南端和欧洲的大秦(罗马帝国)。经营方式或是中国政府派使团出访,或是外国政府遣使来中国朝贡。

  再往前追溯,中国从两汉甚至更早的秦王朝开始,就有记载从福建等地的港口装船中国的丝绸、茶叶,运到了印度西南部港口进行交易。《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汉武帝灭南越国之后。东汉(特别是后期)航船已使用风帆,当时的大秦(罗马帝国)已第一次由海路到达广州进行贸易;中国带有官方性质的商人也曾到达了罗马。这标志着横贯亚、非、欧三大洲的、真正意义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可以有凭据地说,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晋隋,繁荣于唐宋,转变于明清,经历了1500余年沧桑兴衰,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而印度的喀拉拉一直是航线上重要的贸易交易地和中转站。

  在隋唐以前,“海上丝绸之路”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海上丝绸之路便兴盛起来。到唐宋两代,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运往国内的除了香料以外,有珍珠、药材、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翡翠、孔雀、金银宝器、吉贝(棉布)、斑布、金刚石、琉璃、珠玑、槟榔、兜銮等。可惜郑和之后的明清两代,由于实施海禁政策,中国的航海业开始衰败,这条曾经为东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消亡了。

  水乡科钦的史话,印证了一条道理:交往开放,国运昌隆。此乃千古明鉴。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