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 吉祥天路
——外国记者搭乘青藏铁路北京至拉萨首班列车赴藏采访侧记(一)
2006-07-13 00:00
外交部网站    2006/07/13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创举,举世瞩目。7月1日至8日,外交部新闻司会同铁道部、西藏自治区外办,组织12个国家28个新闻机构的36名驻华记者搭乘青藏铁路北京至拉萨首班列车赴藏采访。

  梦开始的地方

  青藏高原莽莽苍苍,雄踞世界屋脊,其壮丽景色令人神往,而其险峻行程又使人望而却步。据说,当年唐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时,从长安到拉萨走了3年之久。所谓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相比,恐怕也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在青藏高原上修建一条直通拉萨的铁路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西藏陆续通了汽车和飞机,但公路运输费时且易出事故,而空运费用又太高。于是运力大、安全系数高、运输价格低的铁路便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必然之选。2001年动工修建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工程难度之大世所罕见。但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发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精神,仅用5年时间便建成通车。青藏铁路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各族群众生活、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祖国边防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多年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西行漫记

  2006年7月1日晚的北京西客站载入了史册,因为当晚9时38分,青藏铁路北京至拉萨首班列车将从这里出发。青藏高原从此与祖国首都心手相连。对于许多有幸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外国记者而言,既是首次访藏,又能搭乘首班北京至拉萨列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列车刚刚启程,记者们就开始繁忙的工作:摄影、摄像记者长枪短炮拍个不停,文字记者十指翻飞,在电脑上敲出一篇篇消息……宽敞整洁的车厢,中空防紫外线玻璃、独有的供氧设备、环保的卫生设备,真空集便器、训练有素的列车员,无不激起记者们的好奇心。有的记者一上车就围着列车员询问车厢如何在高原地区供氧;有的记者对列车环保问题非常关心,宁可在卫生间前蹲守,也要拍到“内情”;还有的记者对列车中途如何更换车头、如何收取垃圾情有独钟,每次靠站时都不惜扛着沉重的摄像机跑前跑后,生怕落下什么重要镜头;由于列车上空间有限,有的干脆席地而坐,写好一篇即通过手机发出一篇,一刻也不敢懈怠。

  记者们的工作热情随着列车行驶愈见高涨。

 

  别开生面的记者会

  建设青藏铁路的难度之大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如何克服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这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是记者们尤为关注的问题。为满足记者的采访要求,外交部新闻司专门在火车餐车上为外国记者安排了一场记者会,邀请铁道部青藏铁路建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朱振声等铁路方面负责人就青藏铁路建设工程、列车设施和服务等问题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如何在冻土层上加固路基?如何保证车内供氧和运行安全?如何确保铁路不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记者们连珠炮般的发问。铁路建设者和管理者们用生动的例子和翔实的数据给予记者满意的答复。当有记者问及进口车厢的价格时,朱振声风趣地回答说,我知道,但不能告诉你,因为这是商业秘密。全场记者发出会心的笑声。

 

  绿色屏障

  列车翻过青藏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后,车窗外,铁路沿线整齐排列的无数根散热棒引起了记者们的注意。据铁路部门官员介绍,这是应对高原冻土带而专门研发的技术。冻土遇冷结冰时坚似钢铁,遇热时又极易化为淤泥,导致路基塌陷。散热棒利用气液温差对流循环原理可将路基底部热量通过金属棒直接传导至地面,从而防止冻土热融,保护路基。因而,散热棒在这里被称为铁路路基的“守护神”。

  列车进入可可西里保护区,放眼窗外,成群的藏羚羊、藏野驴、藏牦牛在葱绿的草原上悠闲漫步,好像对飞驰的火车无动于衷。此时,车厢内的喇叭里传来这样的介绍:“青藏铁路建设中,专门为野生动物迁徙修建了33条通道,以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迁徙不受影响;路基两侧的草皮事先被移植别处,路基建好后再移植回原地,既保护路基,又不破坏沿线自然景观。”

  耳闻目睹让随车的记者们深切地体会到青藏铁路建设者们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建造“绿色天路”的良苦用心。

  吉祥天路

  7月3日晚上8时58分,列车缓缓驶入拉萨车站。当地藏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在站台迎接来自首都的首班列车。献上洁白的哈达给远方尊敬的客人,捧上飘香的酥油茶给沿天路而来在朋友,一张张笑脸表达着他们对吉祥天路的喜悦,诉说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记者们被此情此景感染了。他们不顾长途跋涉的劳累和高原缺氧的反应,一边接受藏族群众真诚的祝福,一边纷纷拿起各式摄影、摄像机器,拍下这真实感人的一幕。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