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2010-12-06 00:00

    印度文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历史划分,印度文学可分为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

    一、古代文学

  印度古代文学对东亚、西亚、中亚、欧洲,特别是南亚和东南亚等地有过很大影响。印度古代文学多使用同一个语言,即梵语。因此,印度古代文学又统称为梵语文学。然而,印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古代文学实际上除梵语作品外,还有其他语言的文学作品并流传至今,如巴利语文学。巴利语是印度古代比较接近梵语的语言,流行于古印度东北部地区,早期佛教文选多用巴利语写成。

       印度古代文学以文学体裁分类,可分为古典文献类、民间故事类和古代寓言类。古典文献类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吠陀》和著名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 《摩诃婆罗多》。《吠陀》共有四部本集,即《梨俱吠陀本集》、《娑摩吠陀本集》、《夜柔吠陀本集》和《阿达婆吠陀本集》。其中成书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的《梨俱吠陀本集》收录了一千多首诗歌,堪称印度文学之始源。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先民对世界文学的重大贡献。这些文献反映了印度古代的宗教、民族、语言、哲学、风俗等社会形态。

  另外,印度古代民间故事和寓言也十分丰富,是印度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故事的表现形式往往是诗文并用,而诗歌是主体。故事的编排常常是一个主干故事,故事中又派生出许多小故事,故事内容大都是惩恶扬善,体现一种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哲学思想。印度古代寓言类作品出现很早,《吠陀》文献中就有寓言故事。很多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通过佛教书籍传入我国,对我国文学产生过较大影响。

  二、中世纪文学

  印度中世纪文学的主要特点是,梵语文学逐渐衰落,各地方言文学相继兴起。这些地方语言文学主要有印地语文学、乌尔都语文学、孟加拉语文学、阿萨姆语文学、奥里萨语文学、古吉拉特语文学、马拉地语文学、旁遮普语文学、克什米尔语文学、信德语文学以及印度南部的泰米尔语文学、泰卢固语文学、马拉亚拉姆语文学、卡纳达语文学等。虽然它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但都继承了梵语史诗文学和古典文学的传统。中世纪文学的另一个特点是歌颂英雄的史诗较多,十世纪左右到十四世纪是印地语文学的英雄史诗时期,出现了一批歌颂封建王公贵族抵御伊斯兰教民族入侵的长篇叙事诗。第三个特点是 “虔诚文学”作品多。从十三世纪后期到十七世纪,印度各地方文学的主流被称为“虔诚文学”。虔诚文学是印度宗教改草的产物。

  三、近代文学

  十七世纪中叶以后,印度近代文学开始萌芽;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上半期,整个印度文坛寂寞萧条;直到十九世纪下半期,随着印度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民族的形成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才真正产生了印度近代文学。进入二十世纪,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更加高涨,印度民族文学也随之迅速发展,出现了为数众多、用民族语言进行创作的著名作家和优秀作品。其中东印度的孟加拉语,北印度的印地语和以德里、勒克瑙两地为中心的乌尔都语文学成就为最大。

  近代孟加拉语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孟加拉启蒙运动者罗姆·莫汉·罗易(1772-1833)、孟加拉语近代文学的创始人之一班金·钱德拉·查特吉(1838-1894)、印度近代文学最重要的代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以及在孟加拉文坛上仅次于泰戈尔的萨拉特·钱德拉·查特吉(1876-1938)。

  北印度印地语作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普列姆昌德(1880-1936),他的作品洋溢着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气息,为印度文学开创了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影响了几代人的小说创作风格,被印度民众誉为“人民作家”。

  同一时期的乌尔都语文学及南印度的泰米尔语文学中,也涌现了许多优秀诗人和作家,他们的作品也大都是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四、现代文学

  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文学便进入了现代时期。一批参加过民族独立运动的老作家继续活跃在文坛上,同时一些文学新人开始崭露头角。这一时期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独立到50年代末,印度作家围绕独立问题作深入思考,写出一大批作品;60年代到80年代,印度文坛百花齐放,备种文学思潮此起彼伏,各种体裁和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80年代至今,印度文学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变化特点是,受全球化的影响,印度文坛中的英语文学作品进入高峰,新一代作家中用英语写作的越来越多。在市场上,英语书籍比民族语言书籍更为畅销。另一个特点是英语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踊跃走向国际市场。印度文学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不少作品还获得国际文坛大奖。

  印度现代文学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学家。贾南德尔·库马尔(I905-1988)被认为是继普列姆昌德之后印地语文学史上最重要和最杰出的小说家,是“印度现代第一流的小说家之一”,是“印度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家”。阿伦德哈蒂·罗伊是目前印度最著名的“出口”作家。1997年,她的长篇小说《微物之神》出版并畅销,获得全美图书奖和英国文坛最高荣誉“布克奖”,并很快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基兰·德赛是印度另一位女作家,她以小说《失去的遗传》获得了英国2006年度的“布克奖”,并成为该奖最年轻的女性得主。

  维克拉姆·塞斯,1952 年出生于加尔各答,曾在中国南京大学学习中国古典诗词。他是印度新一代的著名作家,主要从事诗歌、小说、游记和人物传记等的创作,其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大奖。

  印度联邦政府文化部下属印度国家文学院,是由政府全额拨款的机构,旨在推动印度文学发展,实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鼓励政策。该文学院自1954 年成立以末,就设立了国家最高文学奖。1989年,该院设立了翻译作品奖,授予外国文学印地语或印度其他地方语言的翻译作品。1996 年,该院设立了以ANANDA COOMARASWAMY 命名的奖学金,鼓励亚洲国家的优秀作家到印度从事三个月至一年的文学研究。2005年,又设立南亚联盟成员国的优秀文学家奖学金,又称普列姆昌德奖学金,鼓励南亚国家文学家到印度学习。印度国家文学院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文学机构和作家建有合作和交流关系。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