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2010-12-05 19:16

  一、历史发展

  电影在欧洲诞生一年,在美国公演三个月后,法国代理商就把移动电影放映机带到了印度港口城市孟买。1912年印度的第一部故事片《Pundalik》诞生。次年,印度电影之父顿迪拉吉·高文德·巴尔吉(Dhundiraj Govind Phalke 1870-1944)又拍摄了故事片《哈里什昌德拉国王»,这部故事片在印度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印度帝国影片公司的阿德希尔·伊兰尼分别于1931年和1936年摄制了印度第一部有声电影故事 片《阿拉姆·阿拉》和印度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吉珊·卡尼亚»,自此,印度电影开始进入了兴盛时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印度电影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印度出现了一批像《流浪者》、《两亩地》那样深刻揭露现实、艺术性较强的影片。其中印度著名电影人拉兹·卡布尔自导自演的电影《流浪者》在各方面都显示出新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技术水平,它标志着印度电影摆脱殖民主义影响,开始走上现实主义创作的新历程。1952年初,在尼赫鲁总理倡导下,印度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开阔了印度电影从业者和观众的眼界。

  七十年代,印度著名导演萨拉吉特·雷伊发起了“新电影运动”,反对电影商业化,他的作品在与商业片的激烈竞争中以现实题材、表现手法和表演技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拍摄了35部影片,30多次在国际上获奖,30多次在印度获奖。他的影片寓意深刻,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为印度电影赢得了国际声誉。

  进入八十年代后,印度电影业开始面临重重困难,尽管生产规模依然很大,产量也仍居世界之首,但其在国际影坛的影响却急剧下降,观众人数减少,票房收入降低,赢利影片仅占总产量的5%。

  印度电影曾在国际影坛多次获奖,获得的主要奖项有:在威尼斯电影节上5次获奖,其中包括1937年获最佳影片奖,1957年获金狮奖和娱乐电影一等奖;戛纳电影节上6次获奖,其中包括1947年和1956年分别两次获金棕榈奖;柏林电影节上10次获奖,其中包括1次金熊奖和5次银熊奖;卡罗维法利(捷克) 电影节上13次获奖;莫斯科电影节上7次获奖。

  二、发展现状

  印度被誉为当今世界的“电影王国”。据统计,数十年来印度每年的故事片产量都保持在900-1000部左右。

  电影在印度占有重要的社会地位。也许是宗教信仰的原因,相对于物质生活来说,印度人更崇尚精神生活,幻想虚无缥缈的浪漫,陶醉于虚无的世界,电影恰恰给印度人提供了这样的条件,成了大部分印度人逃避困顿的现实生活,寻求精神释放的一种手段。因此,印度电影极具浪漫色彩,严重脱离社会现实。服装、背景非常华丽,男女主人公载歌载舞,幸福欢快。歌舞是印度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一部标准的3小时印度电影中,平均每隔30分钟就会有一段歌舞场面。印度每年也生产少量严肃的贴近现实生活的影片,人们称之为“艺术电影”或“作家电影”。这类电影在印度的市场很小,但在西方常常获奖。

  孟买是印度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那里有印度最大的电影城宝莱坞,相当一部分最有代表性的印度影片就在这里生产。印度的大牌电影演员、主要电影演员都居住在孟买。除孟买外,马德拉斯和班加罗尔也已经成为印度电影的重要生产基地,这两个城市都建起了现代化的电影城。

  印度的电影审查工作由印度新闻广播部下设的中央电影审查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在各个地区还设有电影审查顾问团,协助审查各地的影片。电影制片人在向市场发行其影片前,必须经过中央审查委员会批准。

  印度是世界上电影节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印度每年举办各类国际电影节有10余次,国内电影节不计其数。相当一部分邦都有自己的国际电影节,但规模不大,影响有限。中央政府举办的比较有影响的国际电影节有三个:(一)印度国际电影节。它是印度最大的国际故事片电影节,参展的国家比较多。自2004年起,此电影节举办地从德里转至果阿。(二)孟买国际电影节。该电影节为纪录片、短片和动画片电影节,每两年一届。(三)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每两年一届。

  印度电影的出口量比较大,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排第二位。然而其电影的国外市场范围较小,主要是出口到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的东南亚国家和有着大量印度打工者的西亚北非地区国家以及北美和英国等印裔较多的地区。为扩大印度电影的国际影响,振兴印度电影产业,印度政府采取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以帮助实现电影发展。世纪之交,印度政府将电影业纳入官方认可的产业范围,从而使电影行业可得到合法的银行贷款。由印度国际电影协会主办的“国际印度电影颁奖典礼”自2000年开始,每年在不同国家举办盛大的颁奖仪式,宝莱坞大牌明星纷纷亮相。这也是印度电影界为吸引更多国际目光而采取的举措之一。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