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17位院士考察三峡工程
2005-04-19 00:00

(据《中国三峡工程报》记者 徐爱民 王媛华)4月19日至21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率领的17位院士考察团,实地考察了三峡工程建设、枢纽运行管理、库区移民安置以及中华鲟保护工作,并与三峡总公司进行了座谈。

  院士们通过考察普遍认为,三峡工程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库区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是好的。对于局部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形成有效的预防、预警机制,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防止库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努力把三峡库区建设成为山青水秀的新库区。

  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在与院士们座谈中表示,解决长江水污染的问题不是一个企业所能办到的,而是全社会的问题,必须贯彻从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必须从立法、管理、体制、政策、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等方面采取综合的措施。

  三峡工程本质上是一项生态环境工程。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控制长江洪水,提高中下游河段两岸平原的防洪能力,有效地减免洪灾对生产、生活环境的破坏,有效地减缓洞庭湖的萎缩,对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效益显著。三峡工程竣工后,年发电量将达到847亿千瓦时,可替代5000万吨原煤燃烧的能量,每年可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三峡水库将有效调节长江不同季节不均衡的流量分布状况,提高枯水季节下游水量,改善枯水期的水质和河口地区的咸潮入侵。三峡水库将改善库区气候,有利于拓展农业、扩大和改善鱼类和水生物的生存环境。雄伟的三峡工程和秀丽的三峡风光将形成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对水质污染、地质灾害、泥沙淤积等问题,国家已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考察团在三峡4天的考察座谈中,无一不感慨三峡工程的伟大,无一不对三峡建设者流露出崇高的敬意。在考察三峡水库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感慨地说:我是三峡工程建设的支持者。中国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搞世界上这么大一个水利工程,我感到很自豪,很兴奋。在此,我们要向三峡建设者致敬。在三峡工地考察现场,航天技术专家王礼恒院士对记者说:三峡建设者依靠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坚持“双零”管理目标,建成了这样一座复杂的、系统的、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真是了不起。张懿院士在三峡大坝坝顶感慨地说:三峡工程集全国技术界、管理界的精英建成,是国家优势集成的典范,这在西方国家很难做到。三峡工程是我们国家自力更生成功的范例。我对三峡建设者充满了敬意。暨南大学校长刘人怀在座谈中说,三峡工程是世界上的创举,30多个课题世界第一,显示了三峡建设者的伟大。三峡工程的成就值得中国人骄傲,值得民族骄傲。中南大学教授何继善在看完了三峡工程展览后,欣然题词“中华骄子,天下第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全国人大常委魏复盛在座谈中简要介绍了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项目的情况。随后,院士们围绕这个问题,就三峡库区以及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李永安在座谈中说,通过这次考察,各位院士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非常宝贵的咨询意见,特别是对下一步如何把工程建设得更好、如何把工程建设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如何搞好电站的安全运行、中国三峡总公司在转型以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李永安表示,长江流经11个省市,整个流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如何让这三分之一的人都能喝上清洁的长江水,的确是个非常重大的课题,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负责三峡水库运行的单位,中国三峡总公司将积极参与这项研究,为研究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解决长江水污染的问题不是一个企业所能办到的,而是全社会的问题,必须贯彻从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必须从立法、管理、体制、政策、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等方面采取综合的措施。李永安还就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项目提出了具体建议。


  考察活动期间李永安向院士们介绍了三峡工程建设、枢纽运行管理和环境保护等基本情况。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杨清、曹广晶,三峡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彭启友,副总工程师、工程建设部主任张曙光,副总会计师、资产财务部主任杨亚等领导分别就有关工作进行了汇报。

(www.3g.gov.cn)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