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笔下的印度妇女
马骅
2005-07-18 00:00

        全印妇女联合会的一位朋友热情地向我介绍了十幅印度画家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作品。艺术家从各个不同角度描绘出印度妇女的形象。她们从神到人,从古到今,多姿多彩,集中表现了印度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风俗气息,看后令人赞叹不已。

        一、坎德希努(KAMDHENU)欲望神


        画家曼戴维(D. MANDAV)作于1969年。画中的女神人面牛身、白鸽翅、孔雀尾。传说中此神来自汹涌澎湃的大海,拥有满足人们欲望的法力。长着牛角的脸用的是印度人民十分熟悉的一位南方影星的面庞。珠光宝器的头饰和胸饰、眉心点的朱砂痣和长长的发辫是典型印度新娘打扮。女神足踏白云缭绕的印度斯坦大地,乳房喷出的乳汁浇灌在勃起的林伽(男性生殖器)和约尼(女性生殖器)底座上。这种配合的含义是:阴阳二性永远不分离,阴阳交合是创造万物的源泉。画家的丰富想象力反映了印度教性力派教徒的信仰和祈求,特别是对女性的崇拜、尊重与欲望。

        二、拉克希米(LAKSHMI)赐福神


        此画作于1968年,作者不祥,可能是民间画匠。赐福女神身着传统的莎丽,盘膝稳坐莲台之上,头上的光环普照天地,周身珠宝,显得格外雍荣华贵。女神有四臂,前两只手持幸福花,后两只手作赐福状。背景两侧是工厂烟囱和石油井架,莲台座下辅垫着麦穗。此画反映出从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和解放的印度人民要求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

       三、英迪拉·甘地作为杜尔伽(DURGA)女神的化身


       画家拉贾(H. R. RAJA)作于1974年。杜尔伽是印度教女神,她既能保护生灵也能毁灭生灵,她曾命令自己的儿子为战胜敌人作出牺牲。画家巧妙地将印度政坛女杰英迪拉·甘地描绘为她的化身,人神面容神态酷似。两只威武的雄狮是她两个儿子的化身,爪下按住了殖民军的尸体。画面的背景中还有殖民军炮舰的起火和战机的坠落。女神手中的武器和法宝以及背后的光环展示了她的无穷法力。画家神化英迪拉·甘地,反映了印度人民希望自己的领导人作为人民的保护神,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四、雅寿达(YASHODA)和婴儿克里希那(KRISHNA)


       画家阿巴依(M. ABBAYI),成画年代不详。克里希那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又译为黑天。雅寿达是他的养母。《薄伽梵往世书》中黑天被称为“最高的宇宙精神”。对黑天的崇拜主要强调神的爱与人的爱是相同的。这幅画里的雅寿达慈祥温和,具有雕塑感的古典美,眉宇间流露着对孩子的关爱。画家在表现伟大母爱的同时,又独具匠心地把爱的主题延伸;母子鲜明的不同肤色暗示印度不同民族之间的友爱;构图上又酷似基督教的圣母和圣婴,意在取得不同文明和不同宗教融和的效果。

       五、丰产(FERTILITY)


       画家那卡尔(V. G. NARKAR)作于1969年。画中的村姑美貌迷人,从服饰上看是印度中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人。她背靠大树,身边放着为丈夫准备的午餐食篮。背景是一派丰收景象:一望无际的田野耕牛成排,铁牛奔跑,抽水机轰鸣;男人们辛勤收割,欢歌笑语跃然纸上。村姑的神态恬静、温馨,似乎在用羞涩的眼神向过路人打招呼,邀请人们来分享丰收的喜悦。这幅画描绘了绿色革命给印度乡村带来的繁荣景象。

       六、劳动妇女(THE LABOURING WOMAN)


       画家兰格·罗普(RANG ROOP)作于1966年。画中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尼赫鲁时期的部落妇女形象。她双臂高举过头,手握一柄大锤,脸上洋溢着自豪,似乎在对男性劳动者挑战。她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印度繁荣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而感到骄傲。背景是一座处于修建中的大水坝,坝上闪动着无数劳动者的身影,远处水库里星星点点地飘浮着小船。画家在这里想告诉人们的是:妇女同男人一样是社会的主人,她们同样能够用劳动创造财富,为国家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七、摩登时代(MODERN TIMES)


       画家那卡尔(V. G. NARKAR)作于1967年。画中是一位穿着旁遮普邦民族服装的时髦女孩,典雅而又不失现代气质,吸引了近边一男子羡慕的眼光。她手推一部凤凰牌自行车。背景中初具规模的现代城市是旁遮普的首府昌迪加尔市,依稀可见远处的喜玛拉雅山脉。城里矗立着现代公寓楼、写字楼和商店,路上跑着吉普车,出租车和巴士。画家在这里突出描绘现代女学生或中产阶级女性追求时髦的特点,表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新潮一族。她的身影闪现出人们谋求发展与进步的美好憧憬。
 
       八、我爱你(I LOVE YOU)

 


       画家库马尔(S. M. KUMAR)作于1967年。画中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泰姬陵”。画中有两对情人:一对是高悬在弯月之中、修建泰姬陵的莫卧儿王朝国王沙贾汗和他的宠妃泰姬;另一对是宝莱坞的电影明星,身着火红服装表现他们正在热恋之中。他们的身边充满现代生活的情趣:美味咖啡、可口可乐,收音机中播放着流行歌曲使他们沉醉在美好的夜色中。乍看上去,宏伟的泰姬陵所讲述的古老的爱情故事与现代缠绵的情话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画家恰恰利用这一强烈的反差,揭示出爱情是永恒的,坚贞不渝,亘古不变。
   
      九、掀开面纱(LIFTING THE VEIL)


      此画作于1967年,作者不详。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甚至是佛教,都告诫信徒防范女人的诱惑。如果男人沉溺于美色,就会忘却社会责任,无视道德伦理,破坏美满家庭。此画却反其道而行之。画中一身黑衣的伊斯兰妇女撩起面纱,偷看着外面精彩的世界。她的眼神充满性感和诱惑,吸引着过客的注意力。画家在此想说明的是:既使在最严厉的束缚下,妇女仍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活力的人,她们不情愿只做男人的驯服工具,期望到外部世界去寻找欢娱。

      十、米拉(MEERA)


      画家兰格·罗普(RANG ROOP)作于1967年。米拉是一位女诗人,因宣称爱上了大神黑天而遭到监禁。她的手脚都被铁链锁在牢房的墙壁上。然而她无视眼前的痛苦,仰首瞑想着心爱的黑天,身边的爱克塔拉乐琴(EKTARA)上绘着黑天作为牧牛人的化身,手中的孔雀毛寄托着她的情思。阳光透过牢房的铁窗射进来,似乎点燃了她胸中的欲火,使她沉浸在爱情的美梦之中。画家通过这幅作品挑战封建势力对爱情的禁锢。

(驻印度使馆供稿)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