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印度大使华君铎在印度国防学院的演讲
(驻印度使馆供稿)
2004-04-21 00:00

查哈尔院长,

老师们,学员们:

  很高兴有机会再次来到印度国防学院,与在座的朋友们见面。今天,我愿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中国对国际安全形势的看法和主张。

  一、首先,我愿谈谈对国际安全形势的看法。

  近一时期,国际上发生了许多大事。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但安全局势持续动荡;中东问题久拖不决,流血事件此起彼伏;恐怖主义活动频频,到处草木皆兵,令人防不胜防;全球化并未普惠全球,金融、信息、卫生等领域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国际安全形势正经历复杂和深刻的变化,总体上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安全问题多元化。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等导致的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正在迅速上升。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人口爆炸、毒品走私、传染性疾病等已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它们与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并彼此转换,给国际安全环境带来新的挑战。

  第二,安全威胁复杂化。非传统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错综复杂,其表现形式也呈多样性发展。恐怖分子不惜以暴力实现其诉求,方式更加隐蔽,手段更为残忍。生化、网络及其它高科技手段被用于恐怖活动的危险与日俱增。安全问题已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金融、科技等领域。

  第三,安全问题全球化。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利益相互渗透,相互关联。安全问题已不单只影响个别国家和局部地区,而是触一发而动全身,危及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各国都不能置身其外,任何人都不能“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我们处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共同的利益和挑战把我们捆绑在一起。国际社会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与安全。

  二、新的形势,新的挑战,需要新的思考,需要各国超越传统观念,共同应对。我们更应从更宽广的视角,审视人类面临的安全问题,寻求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维护安全要有新观念。我们提倡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

  互信,是指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不猜疑,互不敌视。各国应经常就各自安全防务政策以及重大行动展开对话与相互通报。

  互利,是指顺应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各国应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互相尊重对方的安全利益,在实现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时,为对方安全创造条件,实现共同安全。

  平等,是指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干涉别国内政,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协作,是指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并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消除隐患,防止战争和冲突的发生。

  我们的新安全观的宗旨是,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信任,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安全。我们认为,国际社会应就此达成广泛的共识,积极开展对话与合作,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解决当前的重大安全问题:

  A.我们要进一步促进对话与和解,推动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

  伊拉克战争已经爆发一年多。一年来,伊局势持续动荡不安,袭击、爆炸事件不断,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中国对此深感忧虑。我们在解决伊拉克问题上的出发点是:有利于维护伊拉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维护中东特别是海湾地区的长治久安。因此,为使伊拉克局势尽快恢复安全与稳定,我们主张:第一,尽快还政于伊,使伊拉克人民当家作主,自主管理国家事务,早日重建家园。第二,应维护伊拉克的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尊重伊拉克主权,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我们希望伊局势能早日恢复稳定,全面展开重建工作,使伊人民早日过上和平与稳定的生活。

  我们对以巴暴力冲突深表关注。中国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合法民族权利、建立自己国家的正义事业,支持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和“土地换和平”原则。我们反对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活动,不赞成以暴易暴。巴勒斯坦人民和以色列人民都有在和平中生活的权利,彼此和平共处才能求得真正的安全。

  我们认为,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至关重要。我们对朝核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通过和平对话方式解决问题。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朝鲜半岛核问题已经进入对话和平解决的轨道,在北京已经举行两轮六方会谈,一度紧张的半岛局势明显缓和。我们希望各方继续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精神,逐步缩小分歧、扩大共识、建立信任,争取早日对话解决核问题,实现半岛的持久和平。今后,中方将一如既往地为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对阿富汗局势的积极发展感到高兴。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阿富汗的持久和平与战后重建做出建设性努力。我们支持联合国继续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高兴地看到,印巴自去年4月以来已开始了和平进程。双方已在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实现停火并恢复了外秘级对话。作为印巴共同的邻居和朋友,我们真诚希望双方和平相处,共谋发展,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包括克什米尔问题在内的所有分歧。

  B、我们要继续推进国际反恐合作,从根本上抑制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

  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危害无辜人民的生命、尊严和安全。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安全出发,无论恐怖主义以何种方式出现在何时、何地、针对何人,国际社会都应采取一致立场,坚决打击,不能搞双重标准。中国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在中国境内从事恐怖活动的“东突”分子长期受到国际恐怖组织尤其是“基地”组织的训练、武装和资助,打击“东突”恐怖势力也是国际反恐斗争的组成部分。

  打击恐怖主义需要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安理会的主导作用,一切行动应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应证据确凿,目标明确,避免伤及无辜,不能任意扩大打击范围。

  打击恐怖主义需要标本兼治。既考虑解决当前的问题,也着眼长远的根治方法。解决发展问题,缩小南北差距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打击恐怖主义是和平与暴力的较量,不是民族、宗教或文明的冲突。恐怖主义属于极少数极端邪恶势力,不能把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相联系。

  C、我们要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防止文明对抗或冲突的发生。

  世界文明丰富多彩,多样化的文明之间存在差异,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无视文明多样性的客观现实,挑动不同文明之间的敌视和对立,与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格格不入。企图在全世界推行一种观念、一种文化,否定各国的独特传统和自主选择,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背道而驰。

  文明的差异不是世界冲突的根源,而是世界融合的起点。人类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发展到今天,理应以宽广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善待不同文明的成果,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推动交流。以兼容代替排斥,以对话代替对抗,以融合代替冲突,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唯有如此,世界才会有和平与安宁,人类文明才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和为贵”的文化传统。中国历史上没有称霸扩张的传统。“厚往薄来”、“宣德于外” “亲仁善邻”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基本哲学理念。近代,中国曾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凌辱。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和平,坚定地致力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

  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恪守永远不称霸、不参加军事集团、不谋求势力范围的庄严承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周边外交的方针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在亚洲,中国与所有周边邻国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加和促进亚洲区域内的多边合作,为预防和解决地区冲突作出了不懈努力。一年来,我们继续全面推进周边友好合作,提出睦邻、安邻、富邻政策,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和东亚10+3合作机制健康发展。

  以新安全观为基础,中国的安全政策首先着眼于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同时服务于经济建设,努力确保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尤其是良好的周边环境。这一政策有三个目标:一是保持中国自身的稳定与发展;二是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三是促进国际安全对话与合作。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确保发展基础上,强调对外政策的和平性、军事战略的防御性、国际安全的合作性,承认和尊重世界的多样性。

  正是本着新安全观的精神,中国努力推动地区安全对话合作机制的建设,和本地区国家一道,致力于建立一个对话而非对抗的亚太安全框架。我们积极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的建设。中、俄、哈、吉、塔、乌六国签署组织宪章、反恐机构协定等重要文件,在加强安全合作的同时,逐步推进经济合作。我们大力促进东亚区域合作,推动“10+1”、“10+3”机制取得新突破。与东盟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并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我国与东盟在经济上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进程;政治上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进一步稳定了南海局势;安全上发表《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拓宽了合作领域,启动了反恐合作。

  我们还进一步发展了同各大国的关系。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合作的基础在增强,合作领域在扩大。中美两国领导人保持了密切的沟通和接触。两国在反恐、经贸等领域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进行着有效的协调与合作。中俄继续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双方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并通过谈判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互利合作不断深化,在国际事务中相互协调、相互支持。中欧共同致力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去年10月中国和欧盟同步发表的关于相互关系的政策文件,是中欧建交近30年来双方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晶,也充分表达了双方对加强中欧关系的共同愿望。同时,中国继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推动第二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与阿盟宣布成立“中阿合作论坛”。

  本着新安全观的精神,中国一贯反对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等一系列防扩散领域国际条约的成员国,中国恪守条约义务,支持并积极参加维护和加强全球防扩散机制的国际努力。

  四、中印关系

  中、印是近邻,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中、印都是亚洲大国。保持和发展健康、持久的中印关系,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包括安全事务中的对话与合作,对维护和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印同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政治和国际经济中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我们两国都主张世界多极化和国际政治民主化,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持相同或相近的立场,在国际舞台上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我们互为邻国,又都面临实现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艰巨任务,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我们两国国情有很多相似之处,目前又都在进行全面经济改革,双方在许多领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

  去年6月,贵国总理瓦杰帕伊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访问进一步增进了彼此信任,深化了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国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迈上了新的台阶。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决定设立边界问题特别代表机制,并启动解决锡金问题的进程。此外,两国还签署了其他10个合作文件。去年,两国领导人还利用出席国际活动的机会举行了双边会晤,进一步加深了相互了解。值得注意的是,两军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去年4月,贵国费尔南德斯国防部长访华,加深了两军的相互了解,拓展了合作。去年11月,我们两军还举行了海上联合搜救演习。今年3月,作为对贵国费尔南德斯国防部长去年访华的回访,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曹刚川访印取得成功。

  在两国已签协定和两国领导人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边境地区总体上保持了和平与安宁。去年瓦杰帕伊总理访华期间两国领导人任命的边界问题特别代表已进行两轮会晤,就解决边界问题的指导原则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第三次会晤已定于近期在新德里举行。我相信,只要双方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就能找到双方都可接受的原则。

  作为近邻,中国希望看到一个繁荣、发展、富强的印度。我们为印度在各个方面取得的可喜成就感到高兴,赞赏印度为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所作的努力,欢迎印度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中、印之间不但互不构成威胁,而且我们两国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负有重要的共同责任。作为国际社会负责的一员,中国愿与包括印度在内的世界其他各国一道,加强在安全领域和其他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为实现一个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的世界,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作出积极的努力。

  谢谢大家。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